得来速(音译自drive-through)是一种商业服务,常见于快餐店。顾客将车辆驶入,但仍然留在他们的车内而无需下车,透过麦克风或借由一扇窗户直接面对服务人员点餐及提出服务需求,服务人员会向顾客结账并提供商品或服务。这种形式的服务最先出现在1930年代的美国,从此后便传遍全世界[1]。对于驾车的顾客而言,不用花费时间寻找停车位停车及走入店内,就可快速获得商品或服务。
在台湾,得来速一词首见于麦当劳,且该公司已于2006年注册为商标。其他食业者皆有提供此服务,但改用“点餐车道”(如肯德基)、“车道型门市”(如星巴克)等中性用语。
例子
得来速餐厅通常由下列元素组成:
- 标示着菜单的招牌
- 便于顾客点餐的扬声器及麦克风
- 便于服务员听取顾客点餐的扬声器及麦克风(或无线耳机)
- 便于服务员与顾客结账和取餐的窗户
- 供车辆通行的车道,常见直线型或U字型。
- 一部分得来速餐厅会有供顾客等待餐点的临时停车位,以避免车道阻塞。
每家餐厅的得来速设计都会不同;然而,大部分的得来速都可以一次容纳四到六人座汽车或卡车。
有许多业者都声称自己是第一个设计得来速概念的人。如在1947年密苏里州的春田市设立的莱德巨人汉堡,及在1948年加州设立的In-N-Out汉堡。
1946年首见最初形式的得来速银行,第一个提供得来速服务的银行是芝加哥外汇银行(总裁乔治·D·萨克斯)。Westminster银行,受这个概念的影响,于1959年于利物浦成立了英国第一个得来速银行。随后阿尔斯特银行于1961年在爱尔兰Finaghy成立得来速银行。然而,交通的拥塞及自动提款机、电话、网络银行的增加,得来速银行面临垂落的情况。
运作方式
以餐厅为例,通常得来速的运作有下列步骤:
- 顾客把车开到点餐区。一种称为循环回路侦测器的装置感应到车子,然后传送讯号到顾客服务铃,告知店员有车子开入。
- 店员招呼客人。当顾客完成点餐,店员会覆颂餐点或请顾客看看显示器上的点餐项目。当餐点正确无误,店员会告知顾客点餐费用,接着告知顾客在下个窗口取餐。
- 当顾客把车开离后,循环回路侦测器感应到车子正在移动,会发出一个讯号把扬声器关闭。
- 在取餐区,店员为顾客结账,透过窗口递送顾客的餐点。(有些得来速服务是只有单一窗口的,也就是说为顾客点餐、结账、取餐皆在同一窗口)
- 顾客把车子开离。
在2005年,基于专一服务出错率低的理论,一个大型的连锁速食餐厅宣布计划得来速服务在中央的位置。[6]
为了迅速服务的需求。大部分的大型连锁速食业者会在得来速装置一个计时器,便于餐厅记录服务时间。
服务计时的记录可以帮助餐厅记录顾客在何时点餐,服务中哪里发生瓶颈,以及如何增加产量及收入。快速的得来速服务常常需要更高品质的服务员训练及产品的专一性。
大部分的快餐店保证顾客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得到餐点,违反了即可得到折扣。
记录
2005年,澳洲的麦当劳西维那姆分店赢得服务最快奖。麦当劳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查理·贝尔在一年一度的华盛顿麦当劳颁奖典礼上致赠一个匾额。记录是四十一辆车只花了十五分钟。
澳洲北昆士兰的北马偕麦当劳分店几乎刷平这个记录,十五分钟四十辆车。然而,澳洲近二分之一的麦当劳都有两个得来速的车道。
2009年2月初,台湾中坜民族中心创下单小时146台车的记录。
步行或骑单车
餐厅内的服务关闭后,走路的人有时候会试图用步行的方式来使用得来速服务。基于安全,通常都会礼貌性的回绝此类型顾客的要求,骑脚踏车的人也是。
以上的情况可能因为不同区域有不同的状况。例如在台湾,得来速通常也接受骑脚踏车或摩托车的顾客点餐;而在澳洲和英国的某些得来速窗口会在主餐厅关闭的情况下酌情接受行人或骑车人士的点餐。
其他领域
车手因犯规而被判Drive through(通过维修站)或者Stop and Go(进站并停10秒)的处罚时,因模样极为相似,需驾驶赛车驶过维修站,也会被主播戏称为得来速。
motoGP的赛道会多留一段分支路,当车手因犯规被判必须骑进那段路时,看起来就像是骑进快餐店的得来速通道中。
另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