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写存储器(英语:Write-Only Memory,缩写:WOM)是和只读存储器(ROM)相反的一种存储器。按照一些定义,只写存储器是一种只能被写入而永远不能读取的装置。因为一种只能写入还不能被读取的内存电路是没有任何实际用处的,因此这个概念经常被用作笑话或者对损坏的内存装置的委婉修辞。这个术语的首次使用通常归因于1972年的西格尼蒂克公司。因为内部的恶作剧,西格尼蒂克在那一年发表了一些关于只写内存的文章。后来,这个笑话在电子学界被经常提及[1][2],并收录于软件工程学的词典中[3],列在最佳恶作剧集合单中。

西格尼蒂克公司

只写存储器的数据手册是西格尼蒂克的工程师John G ‘Jack’ Curtis受到四十年代一些虚构幽默的真空管数据手册[4]笑话的启发,而开玩笑而创作的[5][6]。它的诞生被视为填补业界空白的“零的突破”,并且被故意收入在了西格尼蒂克的产品目录中[6]。随后,西格尼蒂克的公关人员Roy L Twitty在1973年4月1日发表了一篇大力兜售吹捧只写存储器的新闻稿。[7]

在25120型“全编码9046×N随机访问只写内存”的数据手册中,还包含了一些不同于常见特征曲线的夸张无意义曲线,例如“位元容量 vs. 温度”、“Iff vs. Vff”、“剩余的引脚数目 vs. 插入插槽的次数”,以及“可接受的质量标准 vs. 销售价格”。25120存储器需要6.3 VAC Vff真空管灯丝)电压供应,+10 Vcc(当时TTL的Vcc的两倍),和一个零伏特的Vdd(即接地),精度±2%。而指定的工作温度则是0到−70°C。[8]

苹果公司

在1982年苹果官方出版的《Apple IIe 参考手册》(部件编号A2L2005)[9]中,对只写内存有两处提及。

第250页:

  • 只写内存:一种可以存储资讯,但永远不能从中检索资讯的电脑内存。在1975年由教授Homberg T. Farnsfarfle与政府签订合同进行研发。Farnsfarfle的最初原型长宽约一英寸,至今已经被用于存储联邦政府超过100兆字的多余资讯。批评者指责Farnsfarfle的项目毫无意义,浪费了超过600万美元。但他的支持者则指出,如果使用常规介质来存储这些多余的资讯则要花费多达2.5亿美元。

第233页:

  • 位元桶所有资讯最终安息的地方;参见只写内存

书籍

在1995年出版的书籍《电脑矛盾》中介绍了著作权归爱尔兰商业机器公司(英语:Irish Business Machines,缩写:IBM)所有的可擦除式只写存储器(模仿可擦除可编程式只读存储器),写入这种存储器的数据随后可以擦除,以便重新利用存储空间。[10]

随着在线浏览和个人观看的视频录像数据的爆炸性增长,但却缺少对视频数据档案进行搜索和检索的有效手段,则产生了另外一则流行的笑话,称录像带和其他视频介质都属于只写内存,因为大多数视频因此在录制之后很少被再次观看。[11][12]

参考资料

参见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