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西塔尼亚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皇家邮轮路西坦尼亚号(英语:RMS Lusitania)是隶属于英国冠达邮轮公司的豪华远洋客船,同时也是毛里塔尼亚号(RMS Mauritania)和阿奎塔尼亚号(RMS Aquitania)的姐妹舰。[3][4]
诞生背景
20世纪初,美国历史上著名富翁之一约翰·皮尔庞特·摩根想出垄断横渡大西洋航线的念头,并成立国际商业海洋公司,一家地购买最感兴趣的邮船公司,并于1901年买下了雷兰航运(Leyland Line),1902年买下了英国当时最大的白星航运公司。冠达董事长因弗克莱德勋爵因此向英国政府寻求援助。面对走向低谷的英国邮轮船队和随之而来国家声望的丧失,英国国会感到这是对于大英帝国的严重耻辱,于是决定捍卫冠达邮轮。1903年6月,英国政府与冠达邮轮签定为期20年的合同和260万英镑的贷款,每年向其公司提供15万英镑的支援,并鼓励冠达邮轮建造量艘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邮船。作为回报,这些舰艇将按照海军部的规格建造,以便在战时用作辅助巡洋舰。[5][6]
1903年,名称取自伊比利亚半岛西部的古罗马省卢西塔尼亚的卢西塔尼亚号,于苏格兰克莱德班克的约翰·布朗船厂(John Brown & Co. Ltd)开工;1904年,姐妹船毛里塔尼亚号开工。
在完工时,卢西塔尼亚号曾一度是当时世界最快、最大的邮轮,但很快就被稍大的毛里塔尼亚号所取代。这两艘船也同时地首次使用了蒸汽轮机代替往复式蒸汽机。由于此项设计,这为它们创下了新的速度也创造了条件,另外,还装备了无线电,电梯和其他的现代设备,另外别的船相比,卢西塔尼亚号有超过50%的更多乘客搭载量;同时头等舱拥有令人瞩目的豪华装修。卢西塔尼亚号开创了大西洋邮轮的新纪元,之后,大型邮船纷纷把速度和豪华同时作为追求的目标,其中最为著名的属白星航运的奥林匹克级邮轮。[7]
设施
在它们被引入北大西洋时,卢西塔尼亚号和毛里塔尼亚号都拥有当时北大西洋最豪华、最宽敞和最舒适的邮轮内饰。其中卢西塔尼亚号是由苏格兰建筑师詹姆斯·米勒设计,米勒选择使用灰泥来创造室内装饰,使卢西塔尼亚给人的整体印象比大量使用木镶板毛里塔尼亚号更加明亮。[8][9]
卢西塔尼亚号提供给头等舱乘客各种新颖的设施,船上的客舱分布在六个甲板上;从顶层甲板到水密舱室,依序船甲板(A甲板)、长廊甲板(B甲板)、庇护甲板(C甲板)、上甲板(D甲板)、主甲板(E甲板)和下层甲板(F甲板),根据1907年的原始配置,卢西塔尼亚号共可以搭载2,198名乘客和827名船员。 [10] 其中卢西塔尼亚号的头等舱位于最上层五层甲板的中央部分,集中在第一和第四个烟囱之间,共可以容纳552名头等舱乘客。与那个时期的所有主要班轮一样,卢西塔尼亚的头等舱采用历史风格的装饰,餐饮沙龙厅是船上最宏伟的设施;布置在两个甲板上,中样部分有一个开放的圆形井,顶端是一个29英尺(8.8米)的精致圆顶,并绘有仿为法兰索瓦·布雪风格的新古典主义壁画,此外头等舱还设有休息室、阅读和写作室、吸烟室和阳台咖啡厅。大楼梯连接了乘客住宿的所有甲板,每一层都有宽阔的走廊和两部电梯。头等舱含有各种装饰风格的套房布置,另增设两间豪华套房,每间套房都有两间卧室、餐厅、客厅和浴室。[11]
首航
1907年9月7日星期六,由詹姆斯·B·瓦特(Commodore James Watt)船长指挥的卢西塔尼亚号停泊于利物浦进行处女航,直到晚上9点仍便有着20万人聚集于码头,观看着她出发前往皇后镇(1920年后更名为科夫),第二天早上则经过附近的罗氏角,此刻船上的乘客总数则达到2320人,在9月13日星期五抵达位于美国孟莫斯郡桑迪胡克前,卢西塔尼亚号每日共行驶约 575、570、593 和493英里(793公里),总共耗时5天54 分钟,比德国客船德皇威廉二世号保持的蓝丝带奖记录还多了30分钟,这则归因在大西洋行驶时视线受到大雾的干扰而耽误,不过在纽约,共有数十万人从炮台公园聚集在哈德逊河岸的56号码头等待船只的到来,纽约所有的警察都被召集来控制人群,在纽约停留一周后,9月21日星期六,卢西塔尼亚号启程返航英国,并于9月27日抵达皇后镇,12小时后抵达利物浦。回程时间为5天4小时19分。[12]
在处女航之后,卢西塔尼亚号在第二次航行时以4天19小时53分钟的最快蓝丝带奖纪录抵达桑迪胡克,卢西塔尼亚号航行的平均速度为 23.99节(44.43 公里/小时),东行的平均速度为 23.61 节(43.73 公里/小时),1909年,卢西塔尼亚在更换螺旋桨后完成了她最快的西向航行,平均时速为25.8 节(47.87公里/小时)。并在当年7月短暂恢复了最快纪录,在八年的服役期间,卢西塔尼亚号于利物浦-纽约航线上共穿越了201次,向西运送了155,795名乘客,向东运送了 106,180 名乘客。
第一次世界大战
然而于1914年7月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府曾经计划征用卢西塔尼亚号和毛里塔尼亚号改装成武装辅助巡洋舰。战间期,英国与德国都曾将若干商船改装为辅助巡洋舰。装备若干火炮就可用来破坏敌方的海上航运,进而缴获敌人的商船。当然,这样的辅助巡洋舰船并不只限于邮船。帆船、渔船、不定期货船都是有改装的。毛里塔尼亚号和冠达邮轮的新船阿奎塔尼亚号被征用,后来改装成皇家医疗船(HMHS)。卢西塔尼亚号则被允许继续从事客运服务,以便美国和英国的战时交流。原船体的白、黑、红外表被涂成全黑色,不挂任何旗帜,船名也被遮盖掉。[13] [14][15][16][17]
1915年5月,此刻大西洋上正是无限制潜艇战的高峰期,驻美德国大使馆在报纸上声明,任何乘坐悬挂英国旗帜船只的美国旅客,生命安全都受到威胁。但是卢西塔尼亚号乘客并不把它当一回事。卢西塔尼亚号当时号称“海上灰狗”,因速度够快,所以乘客认为可以摆脱德国潜艇袭击。[18]
5月1日,卢西塔尼亚号在不顾德国驻美大使已通过美国新闻媒体警告不列颠群岛周边已被列为战区下,依然从美国纽约出发,满载着1,959名乘客(大部分是美国人)和船员前往利物浦。5月7日,卢西塔尼亚号在划为战区的爱尔兰外海遭遇到严重浓雾,船员视线被遮蔽,威廉·特纳(William Turner)船长命令把速度减慢到18节。11点30分,大雾逐渐消散而去。正在附近游弋的德国U-20号潜艇发现了卢西塔尼亚号。下午2:12分,在U-20号潜艇的海军上尉瓦尔特·施维格命令后,第一枚鱼雷击中舰桥下面的船身,紧接着,弥漫的煤炭粉尘引起了猛烈的爆炸。在当年英国的调查报告称,U-20号潜艇在进行攻击行动时共发射2枚鱼雷,然而最终根据船长威廉·特纳的回应,则确认船体仅被一枚鱼雷击中。[19]
当卢西塔尼亚号开始沉没时,船上的旅客在惊慌失措中拥上了救生艇甲板。秩序极为混乱,又加上船身急速倾斜,只有右舷的救生艇来得及使用,此外也有许多救生艇在装载或降低时倾覆,将乘客溅入海中。[20] 因此在短短18分钟后,卢西塔尼亚号带着她的1198名乘客和船员沉入了大海。如同三年前发生的泰坦尼克号沉没事故一样,大部分死者都是溺水和体温过低的结果,不过幸运的是,大部分还来得及弃船的乘客被迅速赶来的爱尔兰渔船救了起来,不至于在海水中冻死,最终事件共造成1198人死亡,761人生还,[21] 只有 289具尸体被找到,65具无法确认身份。 [22]
发射鱼雷15分钟后,施维格在他的作战日志中写道:
“ | 看来这艘船只能漂浮很短的时间。[我命令]下潜至25米深,并离开当地海域。我不可能再向这群拼命想要自救的人群再发射一枚鱼雷。 | ” |
由于伤亡者中包括有198名美国人,沉船事件引起了美国的强烈抗议,在U-20号返抵威廉港码头进行燃料补给之前,美国已经就其暴行正式向柏林提出抗议。德皇威廉二世在美国外交照会的空白处写道:“非常无礼”和“令人发指”,“这是自去年8月的日本照会以来,我所读过最无礼的语气和举止”。5月8日,前德国殖民部长伯恩哈德·德恩堡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发表声明,试图为卢西塔尼亚号沉没事件进行辩护。当时,德恩堡被公认为德意志帝国政府在美国的官方发言人。德恩堡声称因为卢西塔尼亚号携带了“战争违禁品”,也因此被归类为辅助巡洋舰,德国则有资权摧毁她。此外,沉没事件也受到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的严厉批评和反对。尽管如此,为了让美国置身战争之外,德皇于6月被迫取消无限制潜艇战,并要求不得干扰所有的客轮航行。[24] 由于沉船事件在英国和美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德情绪,影响了德国和美国的外交关系。最终在两年后,即1917年3月1日齐默曼电报事件爆发过后,卢西塔尼亚号的灾难更一道成为美国参加一战的导火索。
长期以来,历史学家、前英国海军情报官员帕特里克·比斯利、作家科林·辛普森和唐纳德·施密特指称英国当局故意将卢西塔尼亚号陷入危险处境,才能吸引U型潜艇攻击,促使美国成为英国盟友。温斯顿·丘吉尔在卢西塔尼亚号沉没一个星期前曾写信给贸易局主席沃尔特·朗西曼(Walter Runciman, 1st Viscount Runciman of Doxford),认为“最重要的是吸引中立船只接近英国海岸,尤其希望美国与德国开战。”[25][26]
船员
- 威廉·托马斯·特纳(William Thomas Turner):卢西塔尼亚号的船长。
乘客
- 奥利佛·珀西·伯纳德(Oliver Percy Bernard):景观设计师,34岁,他描绘卢西塔尼亚号下沉的草图发表在伦敦新闻画报上。
- 约瑟芬·布兰德尔(Josephine Brandell):音乐剧演员和歌手,27岁。
- 伊恩·霍尔伯恩(Ian Holbourn):牛津大学教授和作家,42岁。
- 阿维斯·多芬(Avis Dolphin):伊恩·霍尔伯恩在此次旅程认识的少女,12岁。
- 奥顿·H·哈蒙德(Ogden H. Hammond):政治家和未来的美国驻西班牙大使,45岁。
- 查尔斯·T·杰佛瑞(Charles T. Jeffery):汽车制造商,38岁。
- 丽塔·乔利维特(Rita Jolivet):汽车制造商,法裔美国女演员,30岁。
- 凯瑟琳·凯伊(Kathleen Kaye):独自从纽约返回英国,16岁。
- 第二代朗达女子爵玛格丽特·麦克沃思:著名威尔士女贵族和女权主义者,31岁。[27]
- 弗雷德里克·奥尔-刘易斯爵士(Frederick Orr-Lewis):加拿大商人,55岁。
- 泰欧达·波普·里德尔(Theodate Pope Riddle):美国建筑师和慈善家,48岁。
- 大卫·阿尔弗雷德·托马斯(David Alfred Thomas):英国前议员,59岁。
- 斯科特·特纳(Scott Turner):采矿工程师,34岁。
- 格温恩·帕里·琼斯(Gwynn Parry Jones):威尔士男高音,24岁。
- 玛格丽特·埃塞尔·艾伦夫人 (Marguerite, Lady Allan):慈善家和艺术赞助人, H·蒙塔古·艾伦的妻子。
- 奥黛丽·沃伦·珀尔(Miss Audrey Warren Pearl):最小的幸存者,也是该事件后最后一位离世的乘客,3个月。[28]
- 芭芭拉·麦克德莫特(Barbara Winifred Anderson):最小的美国幸存者,3岁。[29]
乘客
- 格温多琳·伊夫林·艾伦与安娜·玛乔丽·艾伦(Gwendolyn Evelyn and Anna Marjory Allan):H·蒙塔古·艾伦和艾伦夫人的女儿。
- 玛丽·布朗(Mary Brown),与3岁的孙子小阿尔弗雷德·威瑟比(Alfred Witherbee Jr.),从纽约搬到伦敦,55岁。
- 阿尔伯特·L·霍普金斯(Albert L. Hopkins):纽波特纽斯造船厂总裁,44岁。
- 弗雷德里克·史塔克·皮尔森(Frederick Stark Pearson):美国工程师和企业家,53岁,他的妻子梅布尔·沃德·皮尔森(Mabel Ward Pearson)也在船难中丧生。
- 罗斯罗普·维辛顿(Lothrop Withington):美国系谱学家、历史学家和图书编辑,59岁。
- 托马斯·奥布莱恩·巴特勒(Thomas O` Brien Butler):爱尔兰作曲家和指挥家。53岁。
- 威廉·布罗德里克·克洛伊特(William Broderick Cloete):从墨西哥返回伦敦的矿业企业家。他的尸体从未被发现,62岁。[30]
- 玛丽·德佩奇(Marie Depage):比利时护士。外科医生 安托万·德佩奇的妻子,42岁。
- 尤斯图斯·迈尔斯·福尔曼(Justuse Milese Forman):美国小说家和剧作家,39岁。
- 休·莱恩爵士(Hugh Lane):爱尔兰艺术收藏家和都柏林休·莱恩画廊的创始人,39岁。
- 贝西·马图林(Basil Maturin):英国神学家、作家和天主教祭司,68岁。
- 弗朗西丝·史蒂芬斯(Frances McIntosh Stephens):蒙特利尔社交名媛,和孙子一同在船难丧生,64岁。
- 阿尔弗雷德·格温·范德比尔特一世(Alfred Gwynne Vanderbilt):范德比尔特家族的成员,曾帮助乘坐的旅客逃生,是《卢西塔尼亚号的沉没》被提名的四位美国举世瞩目的人物之一,37岁。
- 查尔斯·克莱因(Charles Klein):剧作家,《卢西塔尼亚号的沉没》被提名的四位美国举世瞩目的人物之一,48岁。
- 查尔斯·弗罗曼(Charles Frohman):美国戏剧导演,58岁,《卢西塔尼亚号的沉没》被提名的四位美国举世瞩目的人物之一。
- 埃尔伯特·格林·哈伯德(Elbert Hubbard):美国哲学家、作家,《卢西塔尼亚号的沉没》被提名的四位美国举世瞩目的人物之一,58岁。
- 爱丽丝·摩尔·哈伯德(Alice Moore Hubbard):作家和女权主义者,哈伯德的妻子,53岁。
阴谋论
当时关于击沉事件,民众开始质疑卢西塔尼亚号在没有海军护航的情况下,航行到德国人指定的战区的问题存在争议,也有人质疑为什么这艘巨大的船只仅花了18分钟就完全沉没,尤其是卢西塔尼亚号是否走私违禁战争物资到英国,以及施维格发射的鱼雷数量,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协约国和美国原本指责德国指挥官击沉卢西塔尼亚号的行为违反了国际法;他不仅袭击一艘手无寸铁的客船,还向沉没的船只发射了第二枚鱼雷。但据战后的调查表明,U-20号仅发射了一枚鱼雷,而卢西塔尼亚号当时并未悬挂国旗,且船上载有大量军火弹药。因此也有猜测认为是英国利用沉船事件以迫使美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31][32]
卢西塔尼亚号的官方货物清单中包括750吨步枪/机枪子弹,1,250箱爆炸起爆器,没有引信或无烟火药,炮弹与引信分开存放[33][34][35][36][37]。比斯利曾指出,货物也包括46吨铝合金粉末,可以制造炸药,正运往伍尔维奇兵工厂[38][39]。埃里克·拉森指出卢西塔尼亚号货物包括50桶、94箱铝粉及50箱铜粉。作者史蒂芬·丹佛指出,卢西塔尼亚号还偷偷携带大量硝酸纤维素(火棉),虽然没有在货物清单上[40]。
此外,有一大批毛皮货物从炸药制造商杜邦德内穆尔(Dupont de Nemours)送出,90吨黄油、猪油被运往埃塞克斯皇家海军武器试验所。虽然当时是五月分,猪油和黄油无须冷藏,政府也投保特殊费率,但是保险不曾发放。2008年9月,潜水员约恩·玛蒂在沉船中发现英国军方使用的子弹,这个地区先前未被认为曾经装载货物[41]。
据称轰沉卢西塔尼亚号的元凶其实是英国皇家海军,都柏林的潜水员德奎格利在1990年代潜水到卢西塔尼亚号,他说该船“就像瑞士奶酪”,周围围绕着未爆炸的刺猬地雷。[42]。
2009年2月,探索频道电视连续剧寻宝探秘播出《Lusitania Revealed》,商业探险家格雷格·比米斯和海难专家使用远程控制无人潜水器探索卢西塔尼亚号,并在卢西塔尼亚号残骸中发现未爆炸的深水炸弹[43][44]。都柏林三一学院威廉·金斯顿教授声称“毫无疑问,皇家海军和英国政府多年来采取非常多措施试图阻止人们研究卢西塔尼亚号[42]。
残骸
卢西塔尼亚号的残骸由一支来自格拉斯哥的探险队在1935年10月6日被发现,位置位于金塞尔灯塔以南 11 英里(18 公里)处,大约93米的的海底中。由于撞击地底以及当地冬季潮汐和海流腐蚀的力量,残骸主体已经严重坍塌,上层建筑也已经受到劣化的破坏。[45]
不过,一些船体部分仍能辨识,如仍然清晰可辨的名字、一些仍然完好无损的系船柱、长廊甲板的碎片、一些舷窗、船头和剩余的螺旋桨部分。然而最近对沉船的考察表明,与位于深海的泰坦尼克号相比,卢西塔尼亚号残骸的状况出奇地糟糕,因为她的船体已经开始坍塌。[46]
流行文化
美国漫画家兼动画师温瑟·麦凯在事件三年后创作出无声动画短片《卢西塔尼亚号的沉没》,这是一部宣传性质的作品,同时本片还是历史上最早的动画纪录片,也是现存年代最早的严肃、正剧类题材动画作品。
- 《卢西塔尼亚号的沉没:海上恐惧》(2007年):一部描绘卢西塔尼亚号的沉没事件的传记片。
- 《卢西塔尼亚号的黑暗秘密》(2011年):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55]
图片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