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自然神论(pandeism)是将自然神论泛神论合并起来的一种哲学观点。这个观点认为上帝在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之后,将自己化身成宇宙以及世界万物。泛自然神论起源于19世纪的德国哲学思想界[1]

公元前6至前5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之原:“一切事物都换成火,火也换成一切事物”,赫拉克利特首先采用逻各斯一词,相信世界上有“普遍的理性”来指导大自然发生的每一件事。

2001年,漫画跟书籍系列《呆伯特》的作者斯科特·亚当斯出版了《上帝的碎片》(God’s Debris)一书,书中他建立了与泛自然神论相关的一种哲学观点。[2]

泛自然神论的观点在盘古神话中有所体现;在大部分关于盘古的传说中都有提到:“盘古死去,身上的器官变化成天地间的万物:身体变为高山,肌肉变成良田,血液成为江河,筋骨变成大路,牙齿变为玉石,皮毛变成草木……”

文池认为“在这里,人与天是平等和谐的,这就是说,它是泛自然神论或是无神论的,这是中国人文思想的一大特色。”[3]张道葵认为“泛自然神论的浪漫精神三峡文化的艺术原素是一种独特的理想浪漫精神,是纯朴粗犷、绚丽诡竒的。又是精萃的、理想的、充满对理想生活的憧憬与追求。”[4]王俊康认为“在叶梅的早期小说里那种泛自然神论的浪漫精神随处可见,其目的是在张扬人性,张扬泛自然神论下人性的自由。”[5]并指出“撒忧”又叫“撒阳”、“撒野”、“撒尔嗬”,就是生长在泛自然神论文化时的生殖崇拜符号,撒野现象就是指土家情歌中那些强烈的生命冲动和人性张扬中所表现出来的野性美。[6]

参见

参考来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