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查询语言数据库引擎软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MySQL(官方发音为/maɪ ˌɛskjuːˈɛl/“My S-Q-L”[7],但也经常被读作/maɪ ˈsiːkwəl/“My Sequel”)原本是一个开放原始码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原开发者为瑞典的MySQL AB公司,该公司于2008年被昇阳微系统(Sun Microsystems)收购。2009年,甲骨文公司(Oracle)收购昇阳微系统公司,MySQL成为Oracle旗下产品。
MySQL在过去由于性能高、成本低、可靠性好,已经成为最流行的开源数据库,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Internet上的中小型网站中。随着MySQL的不断成熟,它也逐渐用于更多大规模网站和应用,比如维基百科、Google和Facebook等网站。非常流行的开源软件组合LAMP中的“M”指的就是MySQL。
但被甲骨文公司收购后,Oracle大幅调涨MySQL商业版的售价,且甲骨文公司不再支持另一个自由软件项目OpenSolaris的发展,因此导致自由软件社群们对于Oracle是否还会持续支持MySQL社群版(MySQL之中唯一的免费版本)有所隐忧,MySQL的创始人麦克尔·维德纽斯以MySQL为基础,成立分支计划MariaDB。而原先一些使用MySQL的开源软件逐渐转向MariaDB或其它的数据库。例如维基百科已于2013年正式宣布将从MySQL迁移到MariaDB数据库[8]。
MySQL的许可证现在分为免费的社区版与收费的标准版、企业版等[9]。一般说来,如果在非开源项目中发布了MySQL,或者需要Oracle公司提供对MySQL的技术支持,或者使用MySQL的一些企业版工具或插件,或者修改MySQL原始码并作为闭源的软件等等情形,需要购买商业版本。如果只是安装并使用MySQL,甚至修改并使用MySQL,无论是否收费;或者软件中不包含MySQL,软件的用户自行安装MySQL;或者使用GPL协议的开源软件产品中包含了MySQL,这些情形可能使用社区版MySQL。
与其他的大型数据库例如Oracle、IBM DB2、MS SQL等相比,MySQL自有它的不足之处,如规模小、功能有限等,但是这丝毫也没有减少它受欢迎的程度。对于一般的个人用户和中小型企业来说,MySQL提供的功能已经绰绰有余,而且由于MySQL是开放原始码软件,因此可以大大降低总体拥有成本。
2010年以前Internet上流行的网站构架方式是LAMP(Linux Apache MySQL PHP),即是用Linux作为操作系统,Apache作为Web服务器,MySQL作为数据库,PHP(部分网站也使用Perl或Python)作为服务器端脚本解释器。由于这四个软件都是开放原始码软件,因此使用这种方式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建立起一个稳定、免费的网站系统。MySQL加PHP的配对在互联网上的应用相比LAMP来说更为常见,并获得了“动态配对”(Dynamic Duo)的雅号,大部分Blog网站基于的WordPress系统主要运用MySQL加PHP的配对。除了LAMP之外,用于Solaris、Windows和Mac上的网站构架也分别被称为SAMP、WAMP和MAMP。
派生版本有Drizzle、MariaDB、Percona Server及OurDelta等。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