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uba/Kiki效应是一种语言学现象,涉及到语言和其他感觉之间的联系。当被问及何为bouba,何为kiki时,有90%以上的受试者会认为较圆滑的形状是bouba,而有尖角的形状是kiki。

Thumb
实验所用的图形:大多数人会认为左边的图形是kiki,右边的图形是bouba。

此效应首先由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冈·苛勒于1929年发现。[1]当时他在特内里费岛(主要语言是西班牙语)做了类似的实验,使用了类似的形状并询问何为 "takete",何为 "baluba" (1947年版本为“maluma”)。实验结果显示偏好将作为圆滑形状作为baluba,尖角形状作为takete。[2]

2001年,维莱亚努尔·拉马钱德兰和Edward Hubbard对美国大学生和说淡米尔语的印度人重复了苛勒的实验。这次可选择的单词改为“kiki”和“bouba”。两组的实验结果相似,95%至98%的人选择圆滑图形为“bouba”,尖角图形为“kiki”。[3]Daphne Maurer等人的研究显示2.5岁的儿童(尚未达到识字年龄)也可发生此效应。[4]

当使用已知的名字与图片配对时,这个效应也会出现。这意味着即使受测者对语言刺激有一定的熟悉,这个现象也不会消失。一项研究显示人们会将“Molly”之类的名字与圆滑的形状配对,将“Kate”之类的名字与尖角的形状配对。另外人们也会将不同的人格特质与两组名字联系起来(比如将随和的性格联系到更为“圆滑”的名字,将果决的性格联系到更为“尖锐”的名字)。这暗示了一些抽象概念可能对这个效应的影响。[5]

注释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