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尾真鲨,又称黑印白眼鲛钝吻真鲨,为软骨鱼纲板鳃亚纲真鲨目真鲨科的其中一,被IUCN列为濒危保育类动物。荷兰鱼类学家Pieter Bleeker于1856 在科学杂志Natuurkundig Tijdschrift voor Nederlandsch-Indië 中首次将本物种命名为Carcharias (Prionodon) amblyrhynchos。后来的作者将这个物种移至真鲨属。此模式标本是一只来自爪哇海的1.5米长的雌鱼[2]

Quick Facts 黑尾真鲨, 保护状况 ...
黑尾真鲨
Thumb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软骨鱼纲 Chondrichthyes
亚类: 鲨总目 Selachimorpha
目: 真鲨目 Carcharhiniformes
科: 真鲨科 Carcharhinidae
属: 真鲨属 Carcharhinus
种:
黑尾真鲨 C. amblyrhynchos
二名法
Carcharhinus amblyrhynchos
(Bleeker, 1856)
Thumb
黑尾真鲨分布图
异名
  • Carcharhinus wheeleri
    Garrick, 1982
  • Carcharias amblyrhynchos,Bleeker, 1856
  • Carcharias nesiotes,Snyder, 1904
  • Galeolamna coongoola,Whitley, 1964
  • Galeolamna fowleri,Whitley, 1964
  • Galeolamna tufiensis,Whitley, 1964
Close

分布

本鱼分布鱼印度太平洋区热带及亚热带海域。

深度

水深0至100米。

特征

本鱼体壮硕,属中型鲨鱼,吻长,吻端宽圆。眼大,前鼻瓣呈短三角形,上颔齿短且具锯齿缘。胸鳍窄如钩状,背鳍两枚,第二背鳍高大,第一背鳍呈钩状。体背灰色,腹部白色,第一背鳍具不规则白色边缘,尾鳍具宽黑边缘,故名,第二背鳍、臀鳍、腹鳍尖端黑色。脊椎骨211至221枚,体长可达255公分,寿命可达25年。

生态

Thumb
一尾在威克岛的黑尾真鲨,该物种为印度洋及太平洋常见的鲨鱼之一
Thumb
黑尾真鲨在夜晚来临时较为活跃

本鱼栖息于大陆棚、岛屿边缘或珊瑚礁区,属肉食性,主要以鱼类无脊椎动物为食,较大的鲨鱼捕食头足类动物的比例较大[3],单独或成群捕食,并已知会将鱼群困在在珊瑚礁的外壁上进行捕食。在法属波利尼西亚法卡拉瓦环礁观察到多达700只的狩猎群[4]。卵胎生,每隔一年就会出生一到四只幼鱼,幼鱼的数量随着雌鱼体型的增加而增加。妊娠期估计为9至14个月。南半球的分娩时间为七​​月至八月,北半球的分娩时间为三月至七月。性成熟发生在七岁左右,此时雄鱼体长为1.3–1.5米,雌鱼体长为1.2–1.4米。大堡礁的雌鱼性成熟期为11岁,比其他地方晚,体型也稍大[2][3][5]

经济利用

食用鱼,鱼肉可制成沙鱼烟,鱼肝可制成鱼油。尽管该物种数量仍然众多,但由于其繁殖速度缓慢、特定的栖息地要求以及倾向于停留在特定区域内,因此很容易出现局部枯竭的情况。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 将其列为濒危物种;这种鲨鱼在其分布范围的许多地方被多种渔业捕捞,并用于生产各种产品,例如鱼翅汤和鱼粉[6]。另一个威胁是人类发展造成的珊瑚礁持续退化。有证据显示某些地区数量大幅下降。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