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昉(1596年—1662年),字可远太樨,号东崖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东石蘗谷村人。明末政治人物,崇祯朝辅相五十余人,是少数能克保令名者。

生平

黄中庸十六世孙。黄国彦之孙。[1]黄宗彝之子。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生,七岁作《鸿雁麋鹿》。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入泮学,受教于黄瑞台,翌年(1615年)乡试中举。天启五年(1625年)中进士二甲十八名,选庶吉士。当时魏忠贤专权,御史吴裕中被杖死,无人敢吊丧,唯景昉为其治丧。崇祯元年(1628年),授翰林院编修,参修《熹宗实录》。崇祯三年(1630年),与吏科给事中钟炌主考湖广乡试。崇祯四年(1631年)五月,回乡丁忧,“家居二载”。崇祯七年(1634年),回京复职,升任詹事府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崇祯十一年时,崇祯帝在经筵问用人之道,黄景昉提到推官成勇朱天麟廉能素著却不得考选,又为得罪的大臣郑三俊辩护,最终使得郑三俊获释,而成、朱二人也得到升迁。[2]

崇祯十四年(1641年),累迁至詹事兼掌翰林院事。崇祯十五年(1642年)正月,疏请召还修撰刘同升、编修赵士春。崇祯十六年,加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3]崇祯十六年(1643年)九月因副都御史惠世扬案被明思宗责问,致仕归里。崇祯十七年九月十六日,与黄道周蒋德璟林胤昌周廷鑨等登游清源山。明亡后,蛰居家乡,专心著述。南明唐王遣中书舍人陈翔敦聘黄景昉,不久告归。[4]康熙元年(1662年),病逝。[5]葬于磁灶山。

评价

  • 《明史》评价:“庄烈帝在位仅十七年,辅相至五十余人。其克保令名者,数人而已。”
  • 陈盟雪《崇祯内阁行略》评价曰:“景昉恂恂雅饬,曲谨事上,雍容朝甯,内外安之,亦其际会然也。但年逾强仕,时値多艰,崎岖里闬,良亦苦矣。”

著作

著有《馆阁旧事》、《读史唯疑》、《宦梦录》、《经史要论》、《经史汇对》、《双声叠韵谱》、《古今明堂记》、《制词》、《东崖诗稿》、《鹿鸠咏》、《燕楚游咏》、《国史唯疑》、《馆寮十志》、《读诸家诗评》、《御览备边略》等。黄景昉一生著述丰赡,有百万言之多,生前谋刻未果,卒后多散佚。

注释

参考书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