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丕燊(1950年7月5日[1]),台湾理论粒子物理学宇宙学家,现任教于国立台湾大学物理学系任梁次震宇宙学讲座教授一职,并担任梁次震宇宙学与粒子天文物理学研究中心主任。他于2017年与2018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热拉尔·穆鲁(Gérard Mourou)教授共同提出加速等离子体飞翔镜做为类比黑洞(Analog Black Hole Evaporation via Lasers,简称 AnaBHEL,音同安娜贝尔),来研究霍京蒸发(Hawking evaporation)及信息遗失佯谬(information loss paradox)的概念,并因此项贡献而于2018年荣获国际著名的法国巴斯卡讲座(Blaise Pascal Chair)。

学术经历

陈丕燊获得国立台湾大学物理学系学士以后,于1983年在樱井纯的指导下获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理论粒子物理学博士,之后曾在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任职,2007年返回台湾后在国立台湾大学物理学系任教至今,并担任梁次震宇宙学与粒子天文物理学研究中心主任[2]

研究领域

宇宙学理论、粒子天文物理学理论及观测、极高能宇宙中微子探测、电桨物理及粒子束物理。

陈丕燊以国际合作方式参与在南极进行宇宙中微子研究的天坛阵列南极脉冲瞬态天线计划,是首位在南极洲进行相关实验的台湾人[3]

个人生活

陈丕燊喜爱绘画,就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时曾与同学奚淞李贤文李干朗李双泽等人一起外出写生,并曾开过画展。就读国立台湾大学期间与广达电脑其中一位共同创办人梁次震一起自制台湾第一部口径8英寸的望远镜,并成立国立台湾大学天文社[4]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