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破空(1963年12月20日)原名陈劲松,旅美中国作家政论家异见人士八九民运广州地区、以及上海八六学潮主要领导者。生于中国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曾就读于湖南大学同济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并获哥伦比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曾执教于广州中山大学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美国之音台湾三立电视台新唐人电视台等电视台嘉宾。其同时也是知名的YouTuber

Quick Facts 陈破空, 出生 ...
陈破空
出生 (1963-12-20) 1963年12月20日60岁)
 中国四川省三台县
居住地 美国纽约市
国籍 美国
别名陈劲松
母校湖南大学土木系
同济大学管理学院
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职业作家
政治评论家
人权活动家
YouTuber
奖项美国侨界“万人杰”新闻文化奖
2007年
网站chenpokong.com
YouTube资料
频道
活跃年代2015年10月至今[1]
类型国际政治评论
订阅量41.5万(截至2022年9月22日)[1]
总观看量3亿次(截至2022年9月22日)[1]
Close

经历

早年经历

八六学潮及八九民运

1985年12月,当时身为同济大学研究生的陈破空率领该校9名研究生上书中共总书记胡耀邦,呼吁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民主进程。该事件被视为一年后的1986年学生运动(史称八六学潮)的前兆[2]。1986年12月,陈破空在上海发起八六学潮,呼吁民主改革,他所在的同济大学因此成为这年上海学潮的主力。八六学潮遍及中国十几个大城市,在上海形成高峰。该运动和平落幕后,时任中共总书记的胡耀邦因同情学生民主诉求,遭邓小平等政治老人罢黜,为两年多后中国八九民运的爆发埋下重大伏笔。陈破空于同济大学毕业后,前往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很快在当地发展和组织民主运动。1989年,陈破空发起并参与组织广州学潮,于当年一月在中山大学成立“民主沙龙”。四月,往海珠广场,与组织学潮的学生领袖陈卫、于世文等一道,启动广州地区民主运动。期间为鼓动民主运动发展而撰写大量文告和宣传品。八九民运结束后,遭当局通缉,两度入狱(1989年和1993年),历四年半[3][4]

流亡美国

1996年前往哥伦比亚大学成为访问学者。随后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公共管理硕士学位。1997年起担纲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

2009年3月,陈破空应西藏流亡政府邀请,访问位于印度北部的达兰萨拉,探访流亡藏人、学校、庙宇和社区,出席西藏人民抗暴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演讲。行程结束后,写下散文名篇《阳春三月,探访达兰萨拉》,部分刊登于香港《开放》杂志。[5]

2013年10月31日,台湾民主进步党召开第七次对中政策扩大会议,邀请陈破空担任引言人。会议主题是“区域安全与两岸关系”,高雄市长陈菊主持了会议。陈破空认为,处理与中国的关系,首先需要明辨台湾的优势。与中国相比,今日台湾的优势,不是经济,不是军事,而是普世价值和国际联盟。这两条,是台湾的本钱。台湾与中国谈政治协议,必须以中国的民主化为前提。[6]

2019年6月3日,六四事件30周年前夕,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会见以陈破空和中国大陆民运人士代表团,表达对中国大陆民主化的支持。陈破空表示:北京对台湾加紧渗透和颠覆,台湾须坚持立场,加强防范,始终与美国和文明世界站在一起。蔡英文则向陈破空等回顾了台湾艰辛不易的民主之路,表达了守护普世价值、捍卫中华民国主权的坚定决心。[7]

观点

陈破空政论主要发表于自由亚洲电台香港《开放》杂志、风传媒禁闻网等网站。

  • 2013年11月,陈破空表示:“以香港十余年来,原本上轨道的法治秩序逐渐崩解,沦为中共高官洗钱中心;中资进入香港、一手掌握香港经济命脉后,香港已逐渐中国化,从法治社会变成官商治港,物价、房价飙涨,中产阶级苦不堪言。中国不仅企图在经济上垄断台湾,还借由台商把中国不遵守法治、独厚特权的腐败文化输入台湾,这是统战的一部分。台湾人应警惕提防中国在经济上控制台湾,服贸协议的本质就是台湾二千三百万人给中国共产党打工。”他强调,台湾最可贵的是民主人权法治普世价值,台湾人应珍惜;中国高官嘴巴拥护祖国,实际上拼命把钱送国外,更有成千上万中国人想办法移民,“中国连中国人民都不想要”。[8]
  • 2015年1月28日,美国之音时事大家谈节目邀请司马南上电视与陈破空辩论中国时局,主题是习近平反腐与权力斗争。陈破空在辩论中定义习近平反腐是“选择性反腐”。[9]
  • 2019年6月9日和16日,一百万和两百万香港民众走上街头,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集会与游行“反送中”。陈破空表示:香港东方之珠,照亮了黑暗中国,鼓舞了全世界。陈破空认为所谓暴力,首先来自警方、黑社会和中共地下党。如何平息香港事态?陈破空认为北京应该回到中英联合声明、一国两制和基本法,放弃对香港双普选的阻碍。[10]
  • 2020年1月,陈破空前往台湾观选,在当地电视台节目中评论道台湾民众应投票支持反共抗中的候选人和政党,淘汰亲共的候选人和政党、尤其那些投降派和中共代理人。陈破空认为,台湾人民投票,也是为英勇抗争的香港人民和惨遭集中营迫害的维吾尔人和哈萨克人投票。他认为,2020年的台湾大选,是民主与独裁、民进党与共产党、美国与中共的对决。他力挺台湾立法反渗透,拒红色敌对势力于国门之外。2020年1月11日,台湾大选揭晓,蔡英文高票胜出,当选连任。民进党在国会保持席次过半。[11][12]
  • 2022年10月,中共召开二十大,闭幕日发生震惊中外的胡锦涛离场事件。陈破空在自由亚洲电台发表系列评论,认为二十大闭幕式主席台那一幕,是一种政变,应验他早先“不连任是正常、连任是政变”的论断。他认为:团派集体出局,是中共政治文明进程的夭折。他判断,当日是二十大闭幕日,大会选举中央委员会,而非政治局委员。而在当天的中央委员会名单中,团派人物胡春华在列,但李克强和汪洋遭除名。依照会规和常识,二十大闭幕日当天摆在胡锦涛面前的,只能是中央委员会名单。故而,胡锦涛质疑或要求核对的是李克强和汪洋是否在中央委员会名单上,而并非质疑胡春华是否在中央委员会名单上。习近平害怕调换名单遭揭穿,故而下令将胡锦涛强行架离出场。陈破空还反驳了日媒的唇语解释和其他媒体的胡春华说。陈破空分析,强行架离的开会模式或由来已久,大致从2018年习近平强行修宪、取消国家主席任期制后就已开始。[13][14][15][16][17]
  • 2024年1月11日,台湾大选投票前夕,德国之声发表马英九访谈,认为两岸关系必须相信习近平。陈破空对此在自由亚洲电台发表特约评论,指出:出生香港、自幼就在台湾成长的马英九,不懂中国大陆、不懂共产党、尤其不懂习近平。马英九或并不精通历史,但更不精通中共统治者的复杂心机,对中南海厚黑学毫无概念。犹如一个长期居家的白面书生,不知江湖之险恶。[18]

个人成就

  • 2007年获美国侨界“万人杰”“新闻文化奖”。[19]
  • 2011年入选博讯新闻网华人百大公共知识分子[20]
  • 2012年入选博讯新闻网华人百大公共知识分子[21]

个人作品

陈破空的主要著作包括《中南海厚黑学》、《假如中美开战》、《关于中国的一百个常识》、《全世界都不了解中国人》、《红色纸老虎内幕》等。另有小说《台风》、诗集《绯闻》等。

  • 《三十年中國繁荣之終結,天安門事件的魔咒》. 日本商业出版社. 2019年. [22]
  • 《金錢、間諜與成龍現象》. 日本商业出版社. 2018年. [23]
  • 《川普對決習近平》. 台湾前卫出版社. 2017年. / 《川普对决习近平》,港台书店[24]
  • 《美中冲突:战争还是交易》. 日本文艺春秋. 2017年. [25]
  • 《中南海厚黑学》. 香港开放出版社. 2009年. / 《中南海厚黑学: 中共不能说的秘密》,台湾允晨文化公司,2010年[26]
  • 《假如中美开战》. 台湾允晨文化公司. 2013年. / 《假如中美开战:二十一世纪的战争》,港台书店[27]
  • 《全世界都不了解中國人》. 台湾前卫出版社. 2015年. / 《全世界都不了解中国人》,港台书店[28]
  • 《不受歡迎的中國人》(書後附《陳破空自傳》中文版). 香港开放出版社. 2015年. [29][30]
  • 《傾斜的天安門》. 台湾博大出版社. 2016年. [31]
  • 《关于中国的一百个常识》. 台湾博大出版社. 2007年.[32]
  • 《红色纸老虎内幕》. 日本扶桑社. 2013年. [33]
  • 《紅牆下的權力鬥爭》. 日本幻冬舍. 2014年. [34]
  • 《日美中亚洲開戰》. 日本文艺春秋. 2014年. [35]
  • 《品性下劣な中国人》. 日本扶桑社. 2014年. [36]
  • 《習近平之謀,共産党之死》. 日本商业出版社. 2016年. [37]
  • 《徹底解說被誤讀的中國》. 日本商业出版社. 2016年. [38]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