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原型(英语:Jungian archetypes)是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提出的心理学概念,指代一种普遍的内在观念、思维模式或心理图像,由此展现出人类的集体潜意识[1]本能是原型在生理学上的对应。在人类不同文化的故事、神话梦境中都可找到共通的主题或符号,这类共通元素的基础即是原型。原型的例子包括文化中母亲、孩子、诡计者洪水等意象。[2]

Thumb
根据荣格的理论,原型是先于人类经验之物,其直接源于大脑的特殊结构,并引致了特定形式的思维与表达。

据荣格所言,原型是内在于个体的行为和思维模式,籍由相似的个体环境而作出表达。原型的实现程度影响个体的个性化程度,并塑造其身份认同。[3]例如,当母亲的形象与孩子内心理想化的母亲形象契合时,便可唤醒孩子的内在期望并激发母亲的原型。上述原型被纳入孩子内心的潜意识,合并为一个“母亲情结”,其作为个人潜意识的一个功能单元,类似于原型在集体潜意识中所扮演的角色。[4]

批评者指出,荣格的理论存在着形而上本质主义问题。他的心理学观点,特别是关于灵魂的部分,被认为缺乏科学的支撑,而他的原型理论则被指责为过于模糊,难以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女权主义者指出,荣格的理论过于倾向还原主义,并认为他对男性和女性的观点充满了刻板印象。[5]还有批评认为,荣格的原型只是对社会偏见的诠释和固化。[6]然而,尽管面临这些批评,荣格的原型理论对文学和形而上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原型文学批评英语Archetypal literary criticism影响了后世诸多虚构作品[7],而且也有许多追求灵性的人将原型视为普世、跨文化形而上学真理的显现。[8]不过,原型在精神病学领域尚未得到普遍认可。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