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前571年—前470年),李氏,一说姓一说姓,名,字dān一称老聃,一字伯阳。世人尊称为“老子[注 1],生于东周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原属陈国,今河南省鹿邑县[2]),师从商容[3],于东周春秋周朝守藏室[注 2]任柱下史[注 3]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隐居邢台广阳山。其著作被人们广泛称为《道德经》,为道家道教的经典。

Quick Facts 老子, 本名 ...
老子
Thumb
画老子骑牛,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本名利贞、李耳、李聃、老聃
出生前571年
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
逝世前471年
甘肃临洮
时代春秋时期
地区中国中原
学派道家
著名思想
朴素辩证法无为而治
谥号
太上玄元皇帝(初谥)→
玄元皇帝(743年改谥)→
大道玄元皇帝(749年加谥)→
高上大广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754年加谥)
庙号
大圣祖(初上)→
圣祖(改上)→
大圣祖(复上)
Close
Quick Facts 汉语名称, 汉语 ...
老子
汉语名称
汉语老子
越南语名称
越南语 Lão Tử
韩语名称
谚文노자
日语名称
汉字 老子
英语名称
英语 Laozi
Close

老子的学说后被庄周杨朱列御寇等人发展[4],后人奉为道家学派之开教宗师。《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曾记载孔子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天人合一、清静无为的统治理念,和庄子同样是道家的重要人物,合称“老庄”。

老子被尊为道家道教始祖、东方三大圣人之一,唐朝追认李聃为李姓始祖。

身份

到二十世纪中叶,西方学者一致认为,被称为老子的人的生平是可疑的,《道德经》是“由许多人所编纂的”[5][6],名义上的作者后来才被创作出来[7]。这本书明显缺少一个主角,这与几乎所有其他早期中国哲学书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8]

截至2023年,最古老的包含《道德经》文本的手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末,写在竹简上,作为郭店楚简的一部分出土。然而,这些竹简与其他作品的引文混在一起,显示《道德经》仍在被修订和被修改[9]。《道德经》最古老的完整手稿是在马王堆的一个墓穴中发现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早期[10]。对流传下来的《老子》中出现的段落所进行的早期评论分析,支持文本是累积演变而成的这个说法,而不是由单一作者所创作的这个说法[11]

生平

出生

身份之争

Thumb
柱下史像(取自清乾隆年间《历代名臣像解》)

关于‘老子’是谁所著的争论起源于‘史记’,《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先说‘老子’为李耳所著,接下来又述及老莱子太史儋。最早对‘老子’是李耳所著提出质疑的是崔浩,直到清代不断有人质疑‘老子’并非李耳所著。[12]对于老子其人其书的争论有以下四种代表性的观点[13]

  • 高亨和吕振羽认为老子略长于孔子,‘老子’一书为李耳所作,战国时代又有后人的增补。[14]
  • 古史辨’中唐兰主张应该将‘老子’和其作者分开,实际上成书于战国中期,是李耳学说的延伸。[15]郭沫若进一步认为‘老子’一书是环渊所录的李耳遗训,环渊与孟子同时,是老子的再传弟子。[16]
  • 梁启超、冯友兰则认为老子是战国时期人,‘老子’也成书于战国。[17]罗根泽认为‘老子’是太史儋所作。[18]
  • 顾颉刚和刘节认为‘老子’成书于秦汉之间。[19]

故里之辩

老子确切出生地不详,关于老子故里的文字记载更是少之甚少,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记载老子的出生地是在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属河南省鹿邑县[20],《汉书》、《后汉书》及《资治通鉴》也沿用司马迁的记载[21],楚就是古代楚国,苦县就是今鹿邑县,厉乡(或作“濑乡、赖乡”)就是县城东的太清宫乡,而曲仁里就是今镇政府所在地——太清宫镇。这本是一桩铁案,历代均史不绝书。如古苦县即今鹿邑,公私著述记载者就有如下数家。《史记索隐》:“苦县本属陈国,春秋时楚灭陈,而苦又属楚,故云楚苦县。至高帝十一年,立淮阳国,陈县、苦县皆属焉。今检《地理志》,苦实属淮阳郡。”《史记正义》引《年表》:“淮阳国,景帝三年废。至天汉修史之时,楚节王纯都彭城,相近。疑苦此时属楚国,故太史公书之。”梁玉绳《史记志疑》曰:“《四书释地·又续》曰:‘苦县属陈,老子生时,地尚楚未有。陈灭于楚惠王,在春秋获麟后三年,孔子已卒,况老聃乎?史冠楚于苦县上,以老子为楚人者,非也。’余因考葛洪《神仙传》谓苦县人;边韶《老子铭》谓楚相县人,春秋之后,‘相县荒虚,今属苦’者,并乃《史记》之误。惟皇甫谧《高士传》云陈人,《经典释文·序录》云陈国苦县人,固未尝误,然《礼·曾子问疏》引《史记》作陈国苦县,岂据别本乎?” 《通典·州郡》:“真源,古之苦县,老子生于此。”《括地志》:“苦县在亳州谷阳县界。有老子宅及庙,庙中有几井尚存,在今亳州真源县也。”《历代地理沿革表》卷二十五:“苦,汉属淮阳国,后汉属陈国。三国仍称苦县。晋成康三年更名为谷阳。唐乾封元年更名真源。建元元年改曰仙源,神龙元年复名真源。宋大中祥符七年夏,更名卫真,全同。元初省卫真,入鹿邑,后迁鹿邑治,此属亳州。”《元和郡县图志》卷七:“真源县,本楚苦县,春秋时属陈,后为楚所并。隋开皇六年,后置谷阳县,理苦城,属亳州。”《历代疆域表·汉·淮阳国》:“苦县,今鹿邑县东10里楚之苦县。”

上引典籍均以老子为苦县人,且记载了苦县更多及隶属沿革的轨迹:东周及以前属陈国鸣鹿(即今鹿邑辛集乡)→春秋楚国苦县→西汉淮阳国苦县→东汉陈国苦县→三国苦县→晋更名谷阳县→北齐撤谷阳入武平县→隋谷阳县→唐叠更名真源县、仙源县、真源县→宋更名卫真县→元撤卫真县入鹿邑县(移今治)→明、清沿袭,也曾多次属亳州(或谯郡)。记载古厉乡(或濑乡、赖乡)的典籍也有如下数家。《后汉书·郡国志·陈国》:“苦……有赖乡。”并引伏滔《北征记》说“有老子庙”,引《古史考》说“有曲仁里,老子里也”。《晋太康地记》:“苦县城东有濑乡祠,老子所生地也。”《朱韬玉札》与《神仙传》:“老子,楚国苦县濑乡曲仁里人。”《元和郡县图志》卷七:“(唐)乾封元年,高帝幸濑乡,以玄元皇帝于此,遂改为真源县。”《舆地志》记载:“老子祠,即老子所生旧宅。”《历代地理沿革表》卷二十五:“苦,春秋时曰相,有濑乡,老子所居也。”《历代疆域表·汉·淮阳国》:“老子苦县厉乡人,春秋时属陈;楚灭陈后,苦又属楚。”

以上均详尽记载了老子为苦县厉乡或濑乡、赖乡人。且考之音韵,“濑、赖、厉”为一韵之转,“厉乡、濑乡、赖乡”实为一地之异名。该地名的历史可远溯商代。那时在今鹿邑县东,有一小小方国——赖(濑、历)。周灭商后,赖归陈。但有人认为,赖国在西周时即不存在。《春秋僖公十五年》云:“楚人伐徐”(徐在今安徽泗县西北约50里处);“秋七月,齐师、曹师伐厉。”《左传》说:“秋,伐厉,以救徐也。”惠栋《械传补注》以为即《左传桓十三年》之赖,在今湖北省随县之厉山店,晋、宋以来沿袭惠说。王夫之《疏》以此为另一厉,即苦县厉乡。今以地理考之,齐移救徐之师以伐厉,可证成王说。另外,出土铜器《鲁大司徒铭》云:“鲁大嗣(司)徒子仲白乍(作)其庶女历孟姬也。”另据《水经注》“涡水又东径苦县西南,分为二水,枝流东北注,于赖城入谷,谓死谷也”、“涡水又东北屈,至赖乡西,谷水注之”和“涡水又东径赖乡城南”的记载,历或赖的都城北魏时还有明显遗址,否则郦道元不会言之凿凿。据上,春秋“厉”(或“赖”“濑”),即今鹿邑县太清宫,为古厉国都城所在,亦即老子故里。请看,《太康地记》云“苦县城东有濑乡祠,老子所生地”;《舆地志》云“老子祠,即老子所生旧宅”;《历代地理沿革表》云“苦,有濑乡老子所居也”;《史记集解》引《括地志》云“苦县在亳州谷阳县界,有老子宅及庙”;《元和郡县图志》云“乾封元年,高帝幸濑乡,以玄元皇帝于此,遂改为真源县”;唐僧道宣《广弘明集序》说“李叟生于厉乡”;《太平寰宇记》引崔元山《濑乡记》云“濑乡在(苦)县”;《历代疆域表·淮阳国》云“老子苦县厉乡人。春秋时属陈;楚灭陈后,苦又属楚”。上述文献完全可信且于今有证:“赖乡”就是今鹿邑县城东太清宫镇一带地方,旧时出土的《鲁大司徒铭》与最新考古发掘均为有力证据。

至于“曲仁里”,有鹿邑县城东门内的老君台正门牌坊上的联语可以为证。联语云:“地古永传曲仁里,天高近接太清宫。”曲仁里作为“赖乡”的下级行政单位,即今太清宫镇。太清宫镇在县城东5公里处(与《濑乡记》《历代疆域表》均符合若),旧名又为“犹龙镇”,义取《史记·老子列传》孔子“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镇内西北角有一方圆数十丈高地,父老相传谓之“隐阳山”;一条小河发源于此,当地至今名之为“濑(濑)乡沟”,该沟贯穿太清宫镇全境。此水名与历代文献恰好符合(其本字应作“赖”)。至于“曲仁里”的含义,或许即边韶《老子铭》所谓“曲涡间即曲仁里也”。这也是目前海内外道教界的共识。[22]

孔子问道

Thumb
孔子问道图

后因为东周王室衰落,周天子实际上名存实亡,多地发生叛乱,诸侯争相称霸称王,礼崩乐坏持续了二百多年。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就发生“子带之乱”,遂为伯而得河内地,大量典籍被掠夺到楚国的国都(郢),老子因而被免职。 随后老子清心潜隐,与孔子来往较多。践土会盟后,孔丘曾经适周问礼从鲁国国都(今山东曲阜)千里迢迢赶到洛邑(今河南洛阳)问向老聃礼乐。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曾记载孔子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孔子年五十一,适周问礼于老子。后曰:“五十知天命。”。在今洛阳有“孔子入周问礼碑”。《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著写五千言

Thumb
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
Thumb
老子遇尹喜

相传,当时身为柱下史[注 4]的老子[注 5]不忍见周朝衰落,同时也为避祸而西出函谷关之前,被时任守关要职的“关令”(官名)尹喜[注 6][23](“关令尹喜曰”一说为守关的令尹感到高兴)拦住,并邀请作客,向他请教周礼。李聃在当时总结思想著述,并对尹喜道:“老夫授汝《道德经》,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言宇宙根本,含天地变化之机,蕴神鬼应验之秘;下篇为《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研习不止,苦修不懈,终有所成!”,而后留下五千言一书,又称老子,道教称《道德经》,倒骑青牛而去。

在神话故事中,尹喜在土台(今“瞻紫楼”[注 7]望气,见东方紫气腾腾、霞光万道,观天象奇景,欣喜若狂,大呼“紫气东来,必有异人通过”。忙令关吏清扫街道,恭候异人,此后函谷关一带的门楣或春联都写“紫气东来”四个大字,流传至今,所以古称“紫气东来函谷关,老子著书五千言”。杜甫在《秋兴》诗中写道:“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个人思想

老子创有朴素的辩证法。名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这部流传两千多年的《道德经》是跨时代的作品,在不同的时代,这部作品会被解释出不同的含义。据统计,道德经是仅次于基督教圣经》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一部“哲学类”经典作品。

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于生命上主张自然,讲究致虚极,守静笃、不与人争的修持。老子在政治上主张的无为而治和小国寡民[24],老子有一段话常被视为对为政者的箴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道家学说

Thumb

汉书‧艺文志》谓:“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西汉史学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谓:“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埶,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

庄子》文中有提到老聃,如内篇、徳充符篇[25]及外杂篇。《荀子》天论编中也有接触老子的思想,“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26]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中也提到“老耽贵柔”[27]

去世

老子末年于狄道府(今甘肃临洮)逝世。《庄子》文中载有“老聃死,秦失(佚)吊之,三号而出”[28],是老子老死于秦国的证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对老子的事迹已不能确定,将李耳、老莱子太史儋并列,称老子一百六十余岁或二百余岁。

隐居广阳山的六年说

据旧《沙河县志》、《顺德府志》和广阳山古碑记载,以及中国老子研究会专家经过多次的实地考察、论证,认定广阳山就是老子昔年讲学、隐居修行的处所,并且邢台沙河市是老子在中国开坛讲经的第一道场。

老子化胡说

Thumb
披着袈裟的老子

一说老子没有去世,而是到了西域,并对西域人实行教化,这就是所谓的“老子化胡”。老子化胡说源出东汉,汉桓帝延熹九年(166年)襄楷所上奏章中有“或言老子入浮屠”的说法。

三国志·魏书》:“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老子西出关,过西域,至天竺教胡,及浮屠弟子合二十有九。”西晋天师道祭酒王浮撰写《老子化胡经》,称老子携尹喜西入天竺,化为佛陀,立浮屠教。书成之后,被佛教徒指为伪经,双方争论持续近千年。直至元代旧事重提,朝廷举行辩论,结果,在当时道教失势,包括《老子化胡经》等经书被焚毁禁止流传[29]。今各种《老子化胡经》俱无完帙,《太上灵宝老子化胡妙经》今有敦煌抄本S.2081存世,10卷本《老子化胡经》敦煌抄本中存有其中4卷:卷1、卷2、卷8、卷10。

家族

后代
  • 李宗:老子之子。
  • 李注:李宗之子,老子之孙。
  • 李宫:李注之子。
  • 李假:李宫玄孙,仕于汉孝文帝。
  • 李解:李假之子,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30]

作品

《老子五千言》

Thumb
老子像

道德经》,又被人们广泛称为《道德真经》、《老子》。书名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这本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或可能始于韩非子“解老”、“喻老”两篇更前之先。全书形成于东周末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分上下两篇,原文顺序上篇为《德经》,下篇为《道经》,篇文不分章,相传是老子留下约五千言的著作。近几年考古工作后,与原通传于世的西汉河上公本作比对,人们发现一些重要内容有明显差别[注 8],因而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汉初年这本书还没有统一得到定本,帝王和儒家为巩固自身华夏正统地位,而故意密谋篡改此书[注 9]

《道德经》虚用第五:“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说文》:“刍,刈艸也。象包束艸之形。”段注:“谓可饲牛马者。”刍为把草包成束,用以喂牛马。此段为《道德经》争议最大之处,多是从儒家的眼光窥之;实则,不仁,意指不偏私。刍狗,比喻皆是一视同仁地喂养。在老子眼中,人类并无高于动物,狗,与人一般,是有形之一。这在庄子的齐物论,已经阐述得非常清楚。从老子本书的意涵,亦可以看出,老子所说的天地不仁、圣人不言,实则是大自然运行的法则,而圣人效法而已。

《道德经》论述了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阐述自然无为的思想,其中包含了不少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观点。在形式上,此书是语录体韵文,语言精练,多排比对偶之句。修辞凝练,音节铿锵,理虽玄远,文实多姿。其修辞比况,多以政治为旨归,被后世文士取法,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作品,又是早期中国哲学史上非常罕见的一部关于宇宙本体论的思辩书卷,被尊为“内圣外王”的必学之书,以及“万经之王”。

流传版本

《道德经》有三种版本比较主要:

  1. 第一种现行所见的最早文本是1993年10月在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那804枚战国竹简。
  2. 第二种版本是1973年12月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书甲、乙本,其中有字简730枚,共计13000多个汉字,为了避讳等诸多原因,帛书的内容有所改动[注 10],全册的字体分隶书、篆体两种不同的书法,其中前两种是道家学派的著作,其余多为儒家学派的著作。
  3. 第三种是通传的汉代河上公本[注 11]《老子章句》[注 12]和曹魏王弼本,全书共有81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二章为《德经》。

据统计,清代之前,《道德经》版本有103种之多,都是从汉以来经每个朝代的文人墨客撰写流传而来。古书在上千年的传抄、刻印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因此,在不断地出现校订本,迄今为止,校订本共三千多种。目前,学术界较为重视的版本,是王弼的版本,和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两个抄本,称为帛书甲本、乙本。帛书道德经,早王弼本400余年,近些年许多学者推崇帛书,但甲本缺字1400,乙本缺字600。

千百年来,为《道德经》作注疏者不计其数。元代正一天师张与材曾说:“《道德经》八十一章,注本三千余家。”据学者调查,流传至今的《道德经》注本约有一千余种。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