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宦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承恩(?—1644年),明末宦官,属太监曹化淳名下,累官司礼监秉笔太监,甲申之变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崇祯帝自缢,他也殉主自尽。南明弘光帝闻后,赐谥忠愍。
王承恩于明万历年间进宫,担任信王府的掌管太监,即自信王朱由检(后来的崇祯帝)一出生开始就照顾着他。于天启年间,他也是魏忠贤势力的其中一分子。但身为太监的魏忠贤想要篡位,王承恩却帮助朱由检,使天启年间的司礼监太监魏忠贤只好在明熹宗临死前宣布由信王朱由检继位,而且明熹宗的皇后张氏也发布懿旨:“召信王入继大统”,因此魏忠贤与王承恩决裂。
他于崇祯年间担任司礼监秉笔太监,侍奉崇祯帝大半辈子,他并未似魏忠贤一般的夺权造反,而帮助崇祯帝办公。但是有些官臣觉得他的权力过甚,有越权之行为,如户部尚书周延儒曾向崇祯帝进言,认为王承恩的权势过大,是另一个魏忠贤。周延儒上书告发王承恩,爱猜忌的崇祯帝虽然认为周延儒讲的话有道理,一度想杀掉王承恩,但是崇祯帝最后还是心软,任用王承恩。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早上,崇祯帝由太监王承恩陪伴登上煤山(今北京景山),吊死在山腰寿皇亭附近的歪斜的老槐树上。随后王承恩也吊死于旁边的海棠树上[2]。主仆二人的尸体直至三月二十一日才被发现,四月四日,李自成下令打开田皇贵妃的坟墓,将崇祯帝葬进去(田皇贵妃园寝因此改称思陵),并将王承恩附葬于思陵侧。
[编]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