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权,政治学术语,源自孙中山的权能区分理论,体现于《中华民国宪法》。孙中山认为人民拥有政权,政府拥有治权,治权为政府统治人民的政治能力。治权又可区分为五权,即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者。

概论

孙中山认为,政治中,统治人民、维持秩序的力量为治权,治权属于政府所有[1][2]。政府过度管制,会造成专制,需要人民以政权来加以制衡[3]

孙中山原始五权宪法理论中,将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者皆归于治权,由政府拥有;政权由国民大会执行,但在《五五宪草》及之后的《中华民国宪法》,将立法权与监察权转归为政权机关,而行政、司法、考试三者列为治权机关。1992年修宪之后,监察院不再具备民意机关资格,由政权机关改列为治权机关。

日本学者美浓部达吉与其学生宫泽俊义,反对孙中山提出的权能区分,认为政权与治权都应该属于人民[4],将政权与治权分开,将会削弱民主制度。

注释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