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特·吉尔伯特(英语:Walter Gilbert,1932年3月21日),美国物理学家生物化学家分子生物学的早期研究者之一,和诺贝尔奖得主[3][4]

Quick Facts 沃特·吉尔伯特, 出生 ...
沃特·吉尔伯特
Thumb
沃特·吉尔伯特, AIC金奖获得者 (2008年)
出生 (1932-03-21) 1932年3月21日92岁)
美国波士顿
国籍 美国
母校哈佛大学(BS, MS)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PhD)
配偶Celia Stone (m. 1953; 2 children)
奖项美国国家科学院分子生物学奖(1968年)
路易莎·格罗斯·霍维茨奖(1979年)
诺贝尔化学奖(1980年)
网站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chemistry/laureates/1980/gilbert-bio.html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生物化学, 物理学
机构哈佛大学
剑桥大学
论文On generalised dispersion relations and meson-nucleon scattering(1958)
博士导师阿卜杜勒·萨拉姆
博士生
Close
Thumb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中的沃尔特·吉尔伯特肖像

事业和研究

1962年,吉尔伯特的物理学博士学生杰拉德·古拉尼扩展吉尔伯特的无质量粒子工作; 杰拉德·古拉尼的工作被广泛认为是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的重要线索[5]

吉尔伯特率先提出内含子(intron)和外显子(exon)的存在,并且于1978年在自然 (期刊)发表开创性的“新闻与观点”论文里解释了内含子的进化[6]。此外,他也创造了外显子(exon)与内含子(intron)两个名词,来区分mRNA分子中的两个部分。1986年,吉尔伯特提出生命起源RNA世界学说[7],基于1967年的卡尔·沃斯首先提出观念。

2001年,吉尔伯特从哈佛大学退休,开始追求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并在波士顿和纽约各地做艺术的个人巡展。[8][9]

获奖和荣誉

1979年,吉尔伯特与弗雷德里克·桑格一起被授予哥伦比亚大学路易莎·格罗斯·霍维茨奖[10]。那年他还获得了盖尔德纳奖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

1980年与弗雷德里克·桑格因为发展了测定DNA序列的方法(马克萨姆-吉尔伯特测序),而与保罗·伯格(Paul Berg)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吉尔伯特和桑格被确认开创性的工作设计方法来确定的核酸中的核苷酸序列。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