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七岁丧父,家贫,由其母邹维贞授《小学》、《四书》。十四岁入书店当学徒,遍览经史百家,故扬州民间云“无书不读是汪中”,工骈文,特出于当世,二十七岁时作《哀盐船文》,描写扬州江面盐船失火,为杭世骏所叹赏,评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以《射雁赋》应试,列扬州府第一名,补诸生。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乡试落第,遂不复应试,专心治学。
汪中早年家贫,营养失调,[1]又过于一生操劳,以致于闻更鼓鸡犬声,心跳加速,夜不成寐。[2]自称与刘孝标有四同五异,[3]一生“未尝有生人之乐”。他为冯廷丞作碑铭时,一再称自己“恐朝露有期”、“衰疾余生”。汪中侍母至孝,其妻孙氏,工诗,[4]惜不为婆婆所喜,最后汪氏出妻,招致不少指责。[5]汪中尝言,“平生有三憾:一憾造物生人必饮食而始生,生不百年而即死;一憾生无两翼可飞踏九霄,足不四蹄可徒走千里;一憾古人但著述流传,不能以精灵晤对”。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举为拔贡生,历为太平知府沈业富、宁绍台道冯廷丞、安徽学政朱筠管书记。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在南京协助编纂《南巡盛典》。晚年,为盐政全德鉴别书画,聊保生计。[6]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应聘至镇江文宗阁检校《四库全书》,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扶病前往杭州文澜阁检校《四库全书》;是年冬,积劳成疾,卒于西湖葛岭园僧舍。
汪中的治学观点主要受顾炎武影响,除治经的考证方法外,特强调其学须用之于改善社会之弊上。[7]例如,汪中提议造“贞苦堂”来抚养寡妇。[8]又如汪中幼年丧父,全赖母亲抚育,或因此经历而批判方苞的“妇人无主”之见。[9]汪中研究墨子,他将墨子与孔子平视,认为“孔子鲁之大夫也,而墨子宋之大夫也,其位相埒”。著有《述学》内外篇、《春秋述义》、《春秋后传》、《广陵通典》、《荀卿子通传》、《小学》等。[10]王引之《汪中行状》总评说:“陶冶汉魏,不沿欧、曾、王、苏之派,而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汪中的骈文多取材现实,情感发自肺腑,艺术上能“状难写之情,含不尽之意”,风格遒丽富艶,是为淸代骈文之冠冕。[11]
轶事
- 汪中恃才傲物,就读安定书院时期,每有山长新至,就拿出书本来刁难长官,“或不能对,即大笑出。”[12]蒋士铨、孙志祖都曾遭受汪中的刁难,恨之入骨。[12]汪中屡次批评章学诚,故章氏称汪中“聪明有余,识力不足”,甚至说他“恬不知耻”。[13]
- 汪中“生平多谐谑,凌轹时辈,人以故短之”,[14]曾戏称:“扬州一府,‘通者’三人,‘不通者’三人。”有人问他“通者”哪三人?“不通者”又是哪三人?他说:“通者是我自己和王念孙、刘台拱三人;不通者是程晋芳、任大椿、顾九苞三人。”[15][16]有人劝他少骂人,他说自己骂的都是有本事之人,像方苞、袁枚这种人,他还懒得骂。[17]
- 汪中有一次与洪亮吉在船上论学,争辩汉学、宋学,其辩才不及亮吉,竟恼羞成怒,将洪推下江去,幸被舟船救起。[18]
注释
参考书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