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楠梓,旧名湳仔坑、楠仔坑,是台湾高雄市楠梓区的一个传统地域名称,为全区行政中心所在地及区名由来。相较于今日行政区,其范围大致包括五常里、中阳里、惠楠里、享平里、东宁里、惠民里、惠丰里。[1][2]
台湾日治初期,楠梓地区为一街庄,称为“楠仔坑街”,隶属于观音中里。该庄北与仕隆庄、桥仔头庄、土库庄为邻,东与三奶坛庄为邻,东南边为后庄仔庄、竹仔门庄,西南边为后劲庄,西北边为九甲围庄。[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废县厅改设二十厅,该庄隶属于凤山厅。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6月,该庄编入“楠仔坑区”(1906年改名楠梓坑区)[3],隶属于凤山厅。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并二十厅为十二厅,楠梓坑区改隶属于台南厅。1920年(大正九年),全台地方制度大改正,废十二厅改设五州二厅,该庄改制并改名为“楠梓”大字,隶属于高雄州高雄郡楠梓庄。[4]1924年(大正十三年)12月,高雄郡废郡,楠梓庄并入冈山郡。[5]1943年10月,楠梓庄废庄,楠梓、土库、后劲三个大字并入州辖高雄市,其余大字并入冈山街、燕巢庄。
战后楠梓、土库两大字整并为省辖高雄市的第19区(楠梓区),大字亦改制为里。1946年2月,楠梓区并入第18区(后劲区,原后劲大字),3月再并入第11区(右昌区,含原右冲、援中港、下塩田等大字)及左营区之下蚵仔寮。1979年7月1日,高雄市合并高雄县小港乡升格为直辖市。2010年12月25日,高雄县、市合并。
楠梓最早叫作“湳仔坑”,指“楠梓桥”至“兴楠桥”一带,地势低洼。湳仔是闽南语中形容低地之说法,如鸟松区之坔埔(湳埔)、南投县名间乡(湳仔埔)、台北市士林区“湳雅”(湳仔)、新北市板桥区湳兴里、云林县虎尾镇各有一处称作湳仔、桃园市八德区“大湳”……等。后因改写为“楠仔坑”,而有溪畔遍植楠木(即柟木)望文生义之说。自明郑时期开始渐有明代泉州、漳州一带移民来此开垦,至清领时期渐成聚落。
以天后宫为信仰中心。地名俚语:“三山归一坑”(旗山、凤山、冈山)是指楠梓坑在大高雄地区之交通、位置之重要性。
本地区发展较早的聚落有楠仔坑、中埔、外埔等,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图上已有记载。[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