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杨永强,OBE,GBS,JP(Yeoh Eng-kiong,1946年4月16日—),肠胃肝脏科医生。生于英属马来亚怡保,18岁定居英属香港学医,1994年任香港医院管理局首席执行官,1999-2004年任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
1946年杨永强生于英属马来亚怡保,[1]成长于以英文及马来语教育为主的教育环境,亦懂粤语,但不懂阅读中文。[2]18岁定居英属香港,入读香港大学医学院。曾于1969年当选香港大学学生会会长,惟仅上任半年便因学业成绩欠佳而辞职。[3]
1971年自港大毕业后,杨永强加入伊利沙伯医院成为驻院医生,1979年升任为顾问医生,在艾滋病和肝炎研究方面享誉国际。其在1993年获香港医学专科学院认许为肠胃肝脏科专科医生。
1990年12月加入当时新成立的临时医院管理局,出任执行总监一职,负责监督和统筹香港所有公立医院的运作。1994年1月,医院管理局改组,获委任为首任首席执行官,1997年获赐OBE勋衔。1999年9月出任卫生福利局局长。2002年7月1日,特区政府把卫生福利局和食物局合并,成立卫生福利及食物局,杨永强担任其问责局长,于2004年因SARS的不当处理手法而请辞,其职由周一岳接任。2005年获特区政府颁授金紫荆星章(GBS)。
杨永强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任期内适逢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俗称“沙士”)疫潮,但其应对手法备受传媒批评。其中2003年3月14日,本港“沙士”个案数字不断上升,但杨公开表示“香港无肺炎爆发”,并指“唔好等世界上啲人以为香港系有个非典型爆发,呢个对香港系不利”(不要令世界上的人以为香港有非典型爆发,这对香港不利)[4],被指引致公众对疫情疏于防范。杨其后在立法会听证会就沟通失当道歉,并辩解称其指“香港无肺炎爆发”的原意是区别当时尚未定名的“沙士”与其他社区肺炎病症,并修正传媒将“沙士”与非典型肺炎视作同一概念的谬误。
疫潮完结后,立法会“调查政府与医院管理局对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爆发的处理手法专责委员会”于2004年7月5日发表调查报告,指出杨“对2003年1月及2月初在广东爆发的非典型肺炎警觉性不足”、“显示不出他具备公众期望政策局局长所应有的沟通技巧”,并谓其在处理沙士疫情时于各方面的表现皆未能令人满意。[5]报告发表后,杨指他作为问责局长愿意承担全部责任,但并未即时请辞,直至7月7日方迫于舆论压力辞去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一职,后由周一岳接任。[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