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伊(?—391年),叔夏,小字子野(一作野王[1]东晋谯国铚县(今安徽濉溪)人,东晋将领桓宣族子。东晋将领及音乐家,擅吹,有“笛圣”之称。

生平

桓伊有军事才干,聪颖敏悟且简朴直率,被王濛刘惔两个名士所赏识,故多次参诸府军事,历仕至大司马桓温参军。随着前秦的强盛,东晋与前秦接壤的边境经常发生战事,朝廷议论选出能够捍卫疆土的守将,就选中了桓伊,并任用他为淮南太守。桓伊在任内安定当地,并且有效抵御外敌,故此及后就加督豫州之十二郡及扬州之江西五郡军事,升建威将军、历阳及淮南二郡太守。

太和六年(371年),前秦派王鉴张蚝领兵救援据守寿春的叛将袁真袁瑾,桓伊与谢玄领兵击败他们,助桓温攻克寿春,平定叛变。战后因功封宣城县子,进都督豫州诸军事、西中郎将、豫州刺史。太元元年(376年)又在桓冲指命下率兵进军寿春,以缓解前秦对前凉的军事压力。太元八年(383年),淝水之战发生,桓伊与谢琰谢玄等共同抗击前秦大军,最终大败前秦。战后桓伊因功封永脩县侯,并进号右军将军。

桓伊在豫州十年,安抚当地,甚得人心。至太元九年(384年)桓冲去世,桓伊代其镇守江州,假节都督江州、荆州十郡及豫州四郡军事、江州刺史。桓伊到后,见江州不与北方政权接壤,认为应当宽大体恤人民。故此上疏以“江州虚耗、连岁不登”为由建议合并各小县并免收江州人民拖欠上缴的粮米,又提议移镇豫章。朝廷虽然命桓伊镇江州原治所寻阳,但其他请求都予以接纳。桓伊在任因着事宜去安抚和帮助人民,都很得百姓信赖。多年后被征召为护军将军,并获赐以右军将军府二千人跟随他,转归护军将军府。

太元十六年(391年)十一月,桓伊在任内去世[2],朝廷追赠右将军,加散骑常侍,谥号为。有墓于南昌城南蔡家坊石马街(今青云谱石马村)。

性格特征

  • 桓伊善吹笛,号称“江左第一”[3],有“笛圣”之称,相传他使用的竹笛是蔡邕柯亭笛[4]。曾为王徽之吹奏《梅花三弄》,吹奏完毕,桓伊上车走人,不发一言,[5]相传琴曲《梅花三弄》即据其笛曲改编[6]
  • 桓伊擅长唱挽歌,与羊昙唱乐及袁山松《行路难》合称“三绝”。每当听到人清唱时就会像丧事中说一声“奈何”[7],谢安就曾因而说:“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8]
  • 桓伊在淝水之战后收集前秦步骑兵留下的铠甲,多年来作整理后共得六百领。又早作上表,命人在他死后上呈朝廷,就是要将这批铠甲献给朝廷,还望这会帮助到东晋统一。可见其忠。

家庭

  • 桓景,官至侍中、丹杨尹、中领军、护军将军。

  • 桓不才,东晋将领,官至冠军将军。

子女

  • 桓肃之,嗣爵。
  • 桓崇之,七世孙为桓法嗣

孙儿

注释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