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曾国历史首见于《左传》,公元前706年,楚国攻打随国,但随后撤兵,即速杞之战[1]。
需要指出的是,春秋时代的晋国有一地名随,即《春秋左氏传·隐公五年》记载的“翼侯奔随”。此地后来作为晋国名臣士会的封地,因此《春秋左氏传·文公十三年》有将士会称为随会。这一位于今山西省汾河流域的随地,据童书业说,前身也是一古国。童书业并指出,山西省汾河流域的古国如随国、鄂国、唐国(后改称晋国)、沈国、黄国等,在江汉流域附近都有同名国[2]。
随国属于汉江流域的姬姓诸侯国集团(即汉阳诸姬)。在春秋初期楚国未成为霸主前,随国势力一度强大,为汉水东岸各国之首。公元前706年楚武王侵略随国却半途而废,楚国此时自认不得志于汉江流域。公元前704年,楚国再次侵略随国,并取得会战的胜利,然楚国实力尚不足以吞并随国,所以在当年即与随国讲和。公元前690年,楚武王卒于侵略随国的征途,当年随国求和。此后的几十年间,楚国四处征伐而逐渐吞并汉水流域诸小国。公元前640年,随国率领汉阳诸姬背叛楚国,楚国击败之,双方言和。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当年,晋国人有言,汉阳诸姬已经全部为楚国所有。随国以辅佐楚王换得允诺不征讨为条件[3]、沦为楚国的附庸,随国君主世代存续,但不再被中原诸侯国视为独立而有资格参与盟会的诸侯国。
公元前506年,吴国攻破楚国都城郢,楚昭王出奔至随地。随人在吴国的压力下,并未将楚昭王交给吴国,为楚国立下保护楚王的功劳,因此楚国对随有所奖励。公元前494年,《春秋经》记载:“楚子、陈侯、随侯、许男伐蔡”。《春秋经》本于鲁国的国史,此载被杜预等注释者认为是楚国为了报答随的功劳,而使随国重返独立的诸侯国行列。
有学者依据早期考古发现指出,曾国为楚所灭,重要依据是随州擂鼓墩曾侯乙陵园出现了楚国墓葬。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通过对文献和最新考古资料指出,曾侯乙陵园出现的楚国墓葬,并没有直接打破曾国国君墓,很可能是曾国陵园的附属墓,加之这一时期曾楚关系已进入融合状态,据此推断曾国国都被楚国占领的观点很难成立。此外,文峰塔墓地出土有“曾侯丙”铭文铜缶的M18,是目前考古所见最晚一代曾侯墓。曾侯丙年代为战国中期,晚于曾侯乙,说明曾国至少到曾侯丙时仍保持着诸侯国地位,并非在曾侯乙时就被楚所灭。方勤认为,在秦统一的大背景下,随着秦占楚地,曾国随楚国一并迁移[4]。
曾国(随州一带出土铭文揭示的曾国),不见于文献记载,然而自宋以来,曾国铜器即累见于世。北宋时湖北安陆一带即出土过两件曾侯钟,1933年安徽寿县朱家集楚王墓被盗掘,出土一对曾姬壶。1978年,曾侯乙墓发掘,举世震惊。人们既感叹于其文物的精美,也自此知道历史上曾存在一个国家“曾”,这是一个从未在文献中有过记载的国家。
自曾国在考古发掘中被发现,困扰史学界最大的问题渐渐转移到“曾随关系”上:“曾”是只见出土文物,历史文献未著一字;“随”仅在古典文献中有记载,鲜少发现实物遗存。在史书上有明确记载的随国疆域内,却屡屡发掘出了曾国的墓葬。时间、空间交织在一起,文献记载、出土文物千头万绪。
由于史书中没有关于该国的记载,这使得曾国与春秋时期的鄫国的关系、与随国的关系被称为“曾、随之谜”或“曾国之谜”,学术界曾经有主要以下三种观点:
但随着随州文峰塔曾侯墓地和叶家山曾侯墓地的发掘,出土青铜器上的铭文最终解开了悬案,根据铭文指出曾国的始祖是后稷的后裔南宫适[10]。文峰塔东周曾侯墓中,曾侯编钟上有段铭文:“白适上通,左右文、武,达殷之命,抚定天下,王遣命南公,萦宅土……”“白适”为西周重臣、文王四友之一的南宫适。铭文说,南宫适得到周王重用,辅佐周文王、武王,灭殷平定天下,周王即分封南宫适,到南方营建城址。铭文出自曾侯墓,周王显然分封的是曾国,受封地在今随州地域,也就是史书记载的随国。
汉水下游以东的随州地区,史称“汉东”,也被称作“汉阳”或“汉川”。史书记载,周王在汉东一带分封有众多的姬姓诸侯国,素有“汉阳诸姬”之称。随州东北部、西南部分别为桐柏山和大洪山山系。在桐柏山和大洪山山系之间,从枣阳到随州形成一条狭长通道,被称作“随枣走廊”。沿此“走廊”由南阳盆地经由襄阳、枣阳南下可直贯汉水下游,狭窄且无山系阻挡,可谓是周王朝控制南方的军事要冲之地。《左传·桓公六年》:“汉东之国,随为大”。意为周王在汉水东面分封的诸国中,随国(即曾国)最大。
叶家山西周曾侯犺墓一件簋上的铭文:“犺乍剌考南公宝尊彝”。曾侯犺称“南公”为“考”,“考”为对逝去父辈的称谓。由此可知,曾侯犺为被封于曾国的南宫适的后代。新挖掘的枣树林墓地,出土的青铜编中铭文显示“余文王之孙,穆侯元子,出邦于曾”等内容,说明曾侯是文王之后。[11]
在曾侯乙墓出土的65件编钟中有一镈锺,镈锺上169字铭文,铭文上说楚王曾经被曾国所救,即传世文献上所记载的发生在公元前506年的吴楚之战,所记的主要国家是吴、楚、曾,而史书上却记载“楚王奔随”,随人救楚。曾侯乙死后,昭王之子楚惠王专门制作镈锺以国礼相赠,出土时还悬挂在最显眼的位置。并发现刻有“随”铜器[12],铭文为“随大司马嘉有之行戈”。
至此曾即是随可谓尘埃落定[13][14][15][16];曾是封侯的名称,随是地名,为曾国的政治中心;曾国即随国,系一国两名,“缯”与曾无关。至于史书称随国,盖因其都邑“随”且附庸楚而以地称之[17]。
考古出土的青铜器中有许多含有“曾公”、“曾伯”、“曾子”的称呼,然而王世民指出曾国青铜器铭文能够肯定的爵称,也仅有“侯”一种[18]。黄尚明和黄凤春所列出的曾侯列表均将称呼为“曾侯”的认定为曾侯,其他都不纳入[19][20],黄凤春还认为“公”、“伯”只是尊称,也不排除后来有继位为侯的[2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