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暗箱(英语:Camera obscura)[1],又称暗盒,是一种光学仪器,可以把影像投在屏幕上。暗箱的概念早在公元前已经出现。自15世纪开始,被艺术家用作绘画的辅助工具。至18世纪未,一些摄影先驱用暗箱进行摄影实验。例如出身显赫的汤玛斯·威治伍德,他在1790年代开始研究硝酸银对光线的反应,并尝试以暗箱拍摄照片,不过以失败告终[2]。
暗箱的概念早在公元前已经出现。古代学者如墨子留意到光线通过小孔可形成倒立影像[2][3]。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论问题》(Problemata)中,提及暗箱的概念[3]。
原始的暗箱,只是利用一个黑暗的房子的一堵墙上的孔,将外面的景物投射到平面上。实际上,camera obscura的字面意思就是“黑暗的房子”[1]。海什木利用针孔装置,对日食进行观察[3]。这些针孔装置,其工作原理,和现在被称为针孔相机的工具,是完全一样的。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暗箱”的概念早在公元前已经出现,但要到1604年,camera obscura这个词才出现。伟大的数学家开普勒是第一个使用这个词的人[3]。
在15世纪,艺术家们开始利用暗箱作绘画的辅助工具。布鲁内莱斯基利用小孔成像原理进行临摹[3],开创透视绘画法。随科技的进步,在16世纪,吉安巴蒂斯塔·德拉·波尔塔想出为暗箱装上凸透镜[2][3],令影像更加清晰明亮。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暗箱大多是无法随意搬动的工具。在17世纪,荷兰的著名画家扬·维梅尔,其画作风格被19世纪中的学者推断为使暗箱的技术因而能够画出其特有的光影和质感。[4]
达芬奇在《大西洋手稿》[3]中留下了暗箱的草图[1][3]。其后又出现可以随身携带,且装上镜头的暗箱[2],这类暗箱具有对焦机构,有一块反光镜,镜上又有一块磨砂玻璃可作对焦屏,对焦后把半透明的纸张放在玻璃上绘图[2]。为了令影像更加清晰,有人想出在暗箱内安装一片隔膜状的光圈[2]。
暗箱发展至18世纪,已经十分完备,方便携带的暗箱纷纷涌现,成为业余画家和画坛巨匠在旅途上的良伴。至19世纪初,英法等国的摄影先驱开始以暗箱进行实验,拍摄一系列的照片[2][3]。不过,由于无法把影像固定下来(定影),照片一经光线照射,影像便消失[2],相信并没有实物存世。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