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晋察冀烈士陵园,位于中国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军城南关,是安葬晋察冀边区烈士的陵园。
晋察冀边区烈士陵园 | |
---|---|
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 |
地址 | 唐县军城南关 |
分类 | 近现代文物 |
时代 | 1940年 |
认定时间 | 1982年7月23日 |
晋察冀烈士陵园位于唐县县城西北45公里处的军城南关村西,地处通天河畔。陵园占地面积68亩,松柏苍翠,林下安葬着36位抗日烈士以及白求恩(加拿大人)、柯棣华(印度人)、傅莱(奥地利人)等国际友人(其中白求恩、柯棣华的灵柩已迁走)。[1]
该陵园是中国共产党较早兴建的烈士陵园之一,始建于1940年2月,最初是白求恩墓。后来又先后修建了晋察冀边区抗战烈士纪念塔、晋察冀边区抗战烈士公墓。1941年,两次遭到日军严重破坏,纪念塔等主要建筑被炸毁。1942年,晋察冀边区军民利用战斗间隙加以修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拨出专款,多次修缮和扩建陵园,定名为“晋察冀烈士陵园”。[2]
1940年2月,白求恩墓首先在此建设,1940年6月落成。如今,白求恩墓前的石碑上刻有中共中央唁电及祭文,镶刻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朱德、聂荣臻、叶剑英、吕正操、萧克、舒同的题词。此后,这里又陆续安葬了抗日烈士以及国际友人。[1]2007年7月23日,傅莱同志墓地在晋察冀烈士陵园落成揭幕。[3]加拿大、印度政府代表团曾来该陵园参加祭典活动,国际友人经常来该陵园凭吊。[1]
1982年7月23日,该陵园以“晋察冀边区烈士陵园”之名被公布为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近现代文物,历史年代为1940年。
1953年,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将白求恩和柯棣华以及抗战烈士刘云彪、曾海庭的灵柩从该陵园迁到石家庄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白求恩和柯棣华并排安葬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内的喷水池西侧,成为白求恩墓、柯棣华墓。两人位于晋察冀烈士陵园的原墓地仍然保留原貌。[4]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杨成武、吕正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回到陵园瞻仰。1986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来陵园,在白求恩、柯棣华墓前各植一棵松树。[2]
晋察冀烈士陵园的主要建筑物有: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