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螺振文书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沿革
清治嘉庆二年(1797年),西螺士绅廖澄河捐资兴建文昌帝君祠,祭祀五文昌、孔子及仓颉先师等[1]。早年,西螺位在偏僻地区,无设立官学,因此由民间设立书院[2]。嘉庆十九年(1814年)间修祠后,正式成立振文书院[1]。
《云林县采访册》卷二.西螺堡:
“ | 振文书院在街外之南。堂一、宇一,左右廊六间,嘉庆十九年,董事生员廖澄河等捐建,至光绪十七年,生员叶有声等捐修。 | ” |
日治大正十年(1921年),书院再度整修[3]。清治时期云林共有龙门、奎文、修文、及振文这四书院,仅此间留下[2]。
战后地址为西螺镇兴农西路六号[3],属广福里[4]。1943年时旁设懿德堂[3],由此鸾堂管理书院[5]。1970年,院前兴建作为祭台的谢恩坛[6]。
1979年书院列为暂定三级古迹后,除新建山川门,使格局成了二进式[7]。次年,文昌帝君等神像被窃[5]。1985年正式核定为三级古迹[8]。
1986年,韦恩台风时受损[8]。 1987年7月开始整修,由汉光建筑师事务所负责,为台湾在古迹调查修复上运用伽玛射线照相检验鉴定的古迹[9]。修建工程原本预估经费约新台币五百五十万元,经过追加后总共耗资九百多万元,建立栅栏式水泥矮围墙,移除谢恩坛、屋顶上的燕尾、翔龙和财子寿三星,书院正殿前端树木铲除,水泥梁柱抽换为圆木柱、日光灯改为纸灯笼[6]。
1990年3月15日,清治嘉庆年间魁星爷、关圣帝君和侍读童子三尊神像被窃,磁玉萱炉和雕花台座也遭挖走[5]。
九二一地震后,县府文化局争取到廿万元经费作紧急抢修,再编列九百多万元整修[7]。2004年1月14日,修护后重新启用,时任立委李腾芳、镇长谢金治、议员李佳芬、镇代程进森、西螺青商会会长庄伟民、西螺镇体育会理事长李明哲等到场,承包的汉光建筑师事务所、三基营造公司也派员说明修复过程及特色[10]。
活动
清治光绪年间,西螺仕绅廖学栋、廖怀臣、江香萼、王占㧑、李品三等廿人有鉴于鸦片毒害,以此书院所供俸的关圣帝君和孚佑帝君炉灰加上书院的井水作为戒毒之用,吸引西螺、莿桐、二仑、仑背等地毒瘾者前来,并将烟具、鸦片置于书院中庭择期烧毁。1906年他们在此设立“义孚社”,以农历四月十四日佑帝君圣诞之日,来此聚会祭祀,并决定次年炉主一人及头家四人。社员为凝聚彼此的感情,若有人有弄璋之喜,其他社员会献灯笼一对、并做红龟粿供奉神前,并由炉主赠予生猪肉一块。[11]
日治时期,西螺文人组织的诗社─菼社在此书院活动。1936年于嘉义举行第十七次总会时,张李德和曾与会。[12]
1963年,此书院首度举行祭孔,并有六佾舞,其后三十多年云林祭孔未再有六佾舞[13]。1996年,由国立台湾艺术学院的张惠真,将其艺专所学的六佾舞训练西螺咚咚舞蹈社的学员,在此书院祭孔时重现[14]。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