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徐常在(17世纪?—1702年12月2日),徐佳氏(徐氏),内务府上三旗包衣旗人出身。徐达华塞之养子牧长徐金鼎之养女,清朝康熙帝之常在[1]。
目前并不清楚徐氏透过内务府选秀入宫之后,是否充任过官女子,以及是在何时被康熙帝收为后宫主位。至迟在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徐氏已被封为徐常在,当时康熙帝位下有六位常在[2]。同年三月初七日,康熙帝命敬事房总管顾问行将御笔信交给延禧宫妃,表示随扈出征的徐常在和两位答应的衬衣、夹袄等衣物不够用,令其为她们酌量制作衣物[3]。
康熙四十一年十月十四日(1702年12月2日),徐常在薨逝[4]。康熙四十二年正月初七日,总管内务府大臣马斯喀、吉祥门总管太监梁九功、四执事首领太监王义成,将牧长徐金鼎之事奏上时,康熙帝称徐金鼎不是徐达华塞所生之子,已故的格格也不是徐金鼎所生之子,又问及“其家现有从大内交出之物,均系何人持送至其家”,命人用夹棍讯问徐金鼎、用拶子讯问徐金鼎之妻,并指出如果他们将格格的使唤女子指认出来,就交由翟林当场讯问她,写成文本,与徐金鼎夫妇对口供。康熙帝指责徐金鼎愚昧恶劣,甚是不堪,著将其家抄没,连手指头那么小的东西都不要剩下,让其夫妇只身出来,又指出若将此抄来之物置于公中,全无赏人之处,著皆用于格格吊祭、道场等事项[5]。有学者认为徐常在应该是无辜的,因为抄没的家产都用于对徐常在的祭祀[1]。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二月初七日,举行奉移祭,按例由内务府并礼部派出大臣一员协理,同年二月初九日,僖嫔、马贵人和四位格格奉安景陵妃园寝[6],未知“四位格格”是否包括徐常在。康熙五十五年,康熙帝用朱笔在景陵妃园寝图上徐常在南侧之处勾圈,确定为新贵人的奉安处[7],可见当时已确定徐常在的奉安处。雍正三年三月十一日未时,徐常在与尹常在、禄常在、石常在、寿常在、色常在一同入圈[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