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东汉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张俭(115年—198年),字元节,东汉末年政治人物,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省邹城市)人。因党锢之祸,被迫逃亡,人甚重之,众多门阀名士因收留他而获罪被杀,包含孔融之兄长孔褒。
赵王张耳的后代,父张成,任江夏郡太守(约今日湖北省武汉一带)。张俭最初被荐举为茂才[1],因荐举他的刺史操守不良,称病不就。
延熹八年,太守翟超任他为东部督邮。张俭因宦官侯览作恶多端,弹劾侯览及其母亲,请诛侯览。侯览心思报复。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张俭家赶走了一个仆人朱并。侯览利用朱并,诬告张俭跟同乡二十四个人结党,诽谤朝廷,企图造反。侯览“刊章讨捕”,发出通缉令,张俭不得不被迫逃亡。
当时的人们,都敬佩张俭的为人。张俭在逃亡的路途上,看见人家就前往投宿(“望门投止”),每一家都愿意冒族诛之祸而收留他,因收留他而被公家追究处死的,前后有数十家之多。
张俭来到孔融家。要投奔孔融大哥孔褒,但孔褒恰巧不在,只有孔融在家。孔融便帮助张俭藏身,事发,张俭逃亡,孔家兄弟争着接受死刑,最后由大哥孔褒顶罪。
张俭仍无处藏身。几经流转,张俭逃到东莱(今山东掖县),藏在好友李笃家里,黄令[2]毛钦率兵到李笃家搜捕,李笃对毛钦说:“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毛钦很敬重张俭,但他有命在身,说:“蘧伯玉以独自当君子为可耻,足下怎能以仁义自专?”李笃曰:“笃虽好义,明廷今日载其半矣(明廷即毛钦,意谓毛钦也可分到一半的仁义)。”毛钦叹息而去。李笃不敢久留张俭,暗地里把他经渔阳(今北京一带)送到塞外。
直到中平元年(184年),“党锢之祸”结束,张俭才得以重归故里,许多达官政要争相聘之,皆不就,汉献帝初年,百姓饥荒,张俭捐献家产,养活乡里数百人。
[编]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