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广安省(越南语:Tỉnh Quảng Yên/省廣安),是越南1831年至1955年之间的一个省份,前后管辖范围变化较大。阮朝自主时期涵盖今天的广宁省大部(不含东潮市),还包括海防市葛海县和谅山省定立县。法属以后,仅包括今天广宁省南部和海防市葛海县。
广安省的前身是后黎朝的安邦承宣和安邦处(安广镇)。阮朝明命三年(1822年),明命帝改“安广”为“广安”,此为广安一名的来源。明命十二年(1831年),阮朝分设省辖,改广安镇为广安省,下辖海东府1府,共华封县、横蒲县、安兴县、万宁州、云屯州、先安州3县3州。
明命十五年(1834年)十二月,海东府改名为海宁府[1]。
明命十七年(1836年)五月,以横蒲县和先安州析置山定府,由横蒲县知县署理知府,统辖先安州;海宁府兼理华封县和云屯州,统辖安兴县和万宁州,由华封县知县署理知府[2]。十二月,因云屯州仅辖2社,全州设为云海总,保留州名,仍由海宁府兼理[3]。
绍治元年(1941年)三月,避佐天仁皇后胡氏华讳,华封县改名为尧封县[4]。
绍治三年(1843年),废云屯州,并入尧封县。
嗣德三年(1850年),海宁府安兴县、尧封县划归山定府,山定府先安州划归海宁府,山定府兼理横蒲县,统辖尧封县、安兴县,海宁府兼理万宁州,统辖先安州[5]。
同庆三年(1888年)五月,以海宁府设海宁道,改万宁州为河桧州,统辖河桧州、先安州2州。
1905年6月20日,殖民政府废除第一官兵道,将硭街军事区划归广安省管辖,改设为海宁府,下辖硭街州、河桧州、先安州3州。1906年12月10日,殖民政府再将海宁府划出,设立海宁省,又称海宁道。[6]
而尧封县在法属初期升格为尧封府,下辖葛海县和云海县。后山定府与尧封府被废,云海县并入横蒲县,广安省直接管辖葛海县、安兴县、横蒲县3县。葛海县和横蒲县后又改制为葛海州和横蒲州,并增设锦普州,广安省共有1县3州。
1945年八月革命时,广安省下辖安兴县、葛海州、横蒲州、锦普州1县3州和锦普煤市社、锦普𤅶市社、鸿基市社、𡓁𤈜市社、河修市社和河林市社6个市社。
1946年7月19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以锦普州和锦普煤市社、锦普𤅶市社、鸿基市社、𡓁𤈜市社、河修市社和河林市社6个市社设立鸿基特区[7]。
1947年11月25日,广安省和鸿基特区自第三战区划归第十二战区管辖[8]。
1948年1月25日,越南政府将各战区合并为联区,战区抗战委员会改组为联区抗战兼行政委员会。第一战区和第十二战区合并为第一联区,设立第一联区抗战兼行政委员会[9],广安省划归第一联区管辖。
1948年3月25日,越南民主共和国废府、州、郡为县[10]。广安省下辖安兴县、葛海县、横蒲县、至灵县、东潮县5县。12月,北江省山洞县划归广安省管辖。
1949年1月10日,广安省荆门县划归第三联区海阳省管辖。
1949年9月19日,横蒲县划归鸿基特区管辖。
1949年11月4日,第一联区和第十联区合并为越北联区,设立越北联区抗战行政委员会[11]。广安省随之划归越北联区管辖。
1949年11月7日,建安省水源县和海阳省荆门县、南策县划归广安省管辖[12]。
1950年3月4日,水源县复归建安省管辖[13]。
1953年2月,因战事需要,建安省水源县再次划归广安省管辖。
1955年2月22日,鸿基特区与广安省合并设立鸿广区,由中央政府直辖;山洞县复归北江省,至灵县、荆门县和南策县复归海阳省管辖[1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