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济寺古建筑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广济寺古建筑群map

41°06′33.19″N 121°07′10.92″E

Quick Facts 广济寺古建筑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广济寺古建筑群
Thumb
广济寺古建筑群中的广济寺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辽宁省锦州市
分类古建筑
时代辽至清
编号第五批第282项
认定时间2001年6月25日
Close

广济寺古建筑群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包括广济寺、广济寺塔,天后宫和昭忠祠等建筑,于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

广济寺

广济寺初名普济寺,清宁六年(1060年)扩建重修后改称广济寺,明清时期多次重修,嘉庆十四年(1809年)建筑再次毁于火灾,于道光六年(1826年)重建完成后大体建筑保留至今[1]

广济寺占地三千多平方米,呈长方形布局,有前殿五间,碑亭两座,东配殿七间,中殿三间,后殿七间,两座碑亭位于殿北阶下东西侧,内有道光九年重修广济寺时碑记。东配殿在前殿,中殿间的东侧,共七间为,硬山小式木架结构[1]。中殿为关帝殿,后殿为主殿,原供释迦摩尼佛 、弥勒佛及药师诸佛[1]

广济寺塔

广济寺塔约始建于辽清宁三年。《续通志·大广济寺塔记》记载该塔于“清宁三年(1057年)立”[2]。另有该寺大殿前东侧的明嘉靖十一年《锦州大广济寺重建前殿碑》记载:“锦城广济寺古刹也,肇造于契丹之初,无籍可考[2]。”辽道宗耶律洪基为珍藏其母仁懿皇太后的舍利子,以普济寺山门前玄元老和尚埋骨塔遗址为地基,历时六年建造了这座塔。辽道宗后将普济寺改名为大广济寺,塔因寺得名为大广济寺塔[3][4]

广济寺塔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实心砖塔。全塔的建筑结构分为塔基座、塔身、塔刹等部分,塔基座为双层须弥座式,每边长8.6米,塔身有八面,每面宽8.42米,并设圆形倚柱,券顶设有佛龛,内有一尊坐佛端坐于莲花台之上。塔身每面还嵌有六块铜镜[3]。塔檐共十三层,各角悬有风铎。顶上置塔刹,由刹座、铜制覆钵、刹杆、宝珠和火焰光等组成,为固定塔刹,刹杆上悬挂着八条垂链,与塔脊相连[3][2]

天后宫

天后宫始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是中国北方地区规模最大的天后宫。根据《锦县志》中记载,锦州天后宫是由江苏浙江福建一带的商人集资兴建。1725年始建,清朝历代皆有修葺,1884年(光绪十年)修缮后保存至今,建筑布局采用中轴线对称四合院形式,大殿面阔七间,建为重檐歇山造形式[5]。上下檐均用三翘七踩斗拱,束腰上雕有松鹿 ,麒麟及八卦等花纹,殿顶采用歇山九脊形式[1]

毅军昭忠祠

毅军昭忠祠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6]。昭忠祠为木架结构、单檐硬山顶的建筑形式,为纪念在甲午战争中牺牲的毅军将士所建。毅军为宋庆麾下的部队,宋庆因镇压太平军捻军有功,获清廷赏“毅勇巴图鲁”,所率军队被称为“毅军”。甲午战争期间,毅军与日军激战于田庄台,毅军阵亡2,000多人。昭忠祠忠曾供奉着2,000多名将士灵牌,后灵牌大部被毁,现在祠中转角处一个红色木龛内供有21块灵牌,祠外立有“大清敕建毅军昭忠祠碑记”石碑[7]

图集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