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性低血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直立性低血压[1](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2][3])又称体位性低血压[4](postural hypotension),是因血压调节反射异常导致的直立后血压异常下降的现象,卧姿时血压通常会恢复正常。直立性低血压可引起脑供血不足症状,如头晕、乏力、视物模糊、面色苍白、黑蒙、晕厥等。可应用血管收缩药物进行治疗。直立性低血压多出现在中老年患者身上,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5]。
直立性低血压有许多异名:起立性低血压[6]、姿势性低血压、姿态性低血压、姿位性低血压等。
相对地,另有平卧时血压反而降低的姿位性低血压。
分类
直立性低血压多与低血容量、服用药物、原发或继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有关;常见原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药物引起的三种。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是一种原发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症状,多为进行性加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变性病。临床表现除了有直立性低血压所导致的晕厥,可能合并膀胱功能障碍、大便失禁、无汗、共济失调、勃起功能障碍等,也常伴锥体外系损害和小脑、脑干或锥体束损伤的症状等,甚至出现精神症状和痴呆[7][8]。
继发性直立性低血压是继发性自主神经功能衰竭的症状[9],可由糖尿病、淀粉样变性、酒精中毒、自身免疫性疾病、急性感染性多发神经炎、维生素B12缺乏、神经系统感染、肉毒中毒、脑损伤、脑肿瘤波及下丘脑和中脑、多发性硬化症等引起[10]。
常由抗高血压药物、抗抑郁药、精神安定剂、α受体阻滞剂、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阻断药、神经节阻滞药等引起[11]。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