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福宫

新加坡媽祖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天福宮map

天福宫(英语:Thian Hock Keng Temple),新加坡妈祖庙,兴建于大清道光20年(1840年),由福建移民薛佛记陈笃生等集资筹建,为新加坡地区最古老的华人民间信仰庙宇。[1][2]天福宫除了主祀妈祖之外,配祀关圣帝君至圣先师(当地称“孔子公”)与观世音菩萨。1973年7月6日,新加坡政府指定天福宫为国定古迹。[2]

Quick Facts 新加坡天福宫, 基本信息 ...
新加坡天福宫
Thumb
基本信息
位置 新加坡直落亚逸街158号
宗教华人民间信仰
主神天上圣母
孔子公
关公
观世音菩萨
伽蓝圣王
开漳圣王
遗产指定国家古迹
建筑详情
本殿构造闽南风格
开基 清朝 薛佛记陈笃生
建立时间道光二十年
公元1840年,​183年前​(1840
地图
Thumb
Close

历史

清代中叶,新加坡牛车水渐渐形成以福建移民为主的华人聚落,约莫在公元1821至1822年间,当地华人起盖一间祭祀妈祖的简陋庙宇,聊表对妈祖庇佑南渡航行平安的感激之意。[3]而直到1880年代填海造陆之前,天福宫不仅紧临海滨,且面向大海。

公元1839年,牛车水居民商议重建妈祖庙,商人兼慈善家陈笃生捐纳尤多,因而留名。[4]1840年,天福宫动工兴建,其梁柱建材与妈祖塑像等皆引自中国。[3]建庙期间,不乏新加坡印度社群鼎力相助,遂在庙宇梁柱间隙中摆置一名印度人外表的塑像,感谢铭记。[5]1842年天福宫落成,总计斥资三万西班牙银圆[4]

1840年天福宫落成后,便由福建会馆主导庙宇一切的庶务。[6]1849年,天福宫正殿龙边扩建崇文塔。1856至1916年,陈笃生家族陈笃生出任首任天福宫大董事,经陈金钟、陈武烈共祖孙三代操持了天福宫前后一甲子,历三世不衰。[7]1906年天福宫重启修建,西洋格拉斯哥式样的锻铁铁门与平铺砖块添入天福宫的外貌。光绪33年(1907年),光绪皇帝题“波靖南溟”匾,御赐天福宫。1913年,天福宫增建凉亭,而此凉亭曾经出借予中华女子学校。[8]

1973年,新加坡古迹保存局指定天福宫为国家古迹[6],修缮前,绘制设计草稿的是台湾知名传统庙宇建筑师—谢自南[9]。1998年,天福宫再度进行大规模的修建工程,此次修建历时两年,耗资220万美金。2001年,天福宫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亚太区文物保护奖[6]

波靖南溟匾

Thumb
正殿妈祖与波靖南溟匾

光绪31年(1905年)旧历五月,福建地区发生水患,新加坡《叻报》于同年10月24日(旧历9月26日)刊登此事,呼吁华侨捐款赈灾。天福宫作为福建移民的联络中心,当即号召侨民响应,筹措一万元汇往福建,济助灾民。[10]

此襄助灾民的义举传回朝廷,光绪皇帝大为欣喜,特别惠赐天福宫御书“波靖南溟”。根据《清德宗实录.卷571》记载,光绪皇帝颁布“南洋新嘉坡天后庙匾额”的时间为光绪33年(1907年)3月,特别晓谕军机大臣寄发御书。[10]

匾额落款“光绪三十三年十月吉旦”,系指御书寄达新加坡的日期,即西历1907年11月。而当地仕绅收到御书之后,耗费多时摹刻成御匾,直到1908年6月30日才悬挂于天福宫正殿。[10]

建筑

天福宫为五开间三进落的闽南式庙宇建筑[2],正殿与入口处的梁柱多刻成龙的样式作为雕饰。[4]三川殿(前殿)位于台基之上,香客须登梯方能进入参拜,三川殿中港门与太监门皆有门神彩绘,道佛神祇并存,各自蕴含道德教化、鸿运庇佑等意义。[3]

穿过前殿后即能进入连结正殿的中庭,妈祖像便位于正殿中央。至圣先师孔子公则供奉在龙边护龙处,据传也是福建移民一同设立的。[3]天福宫后殿供奉武圣关公,另外亦有供奉观世音菩萨伽蓝圣王等佛教神祇。[4]

图辑

引用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