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蜥脚下目(Prosauropoda)或称原蜥脚类,是群早期植食性恐龙,生存于三叠纪晚期到侏罗纪早期。牠们在三叠纪的时候,通常是所处环境的优势植食性动物,并快速地演化为大体型,身长6到10米;但是到了侏罗纪被真蜥脚亚目所完全取代、并且灭亡。所有原蜥脚类恐龙都有小型头部、长颈部、前肢较后肢短、以及非常大的拇指尖爪(从槽齿龙继承而来)可用来防卫。大部分原蜥脚类恐龙是半二足动物,但至少有一大型物种(里奥哈龙)是完全四足动物。
不断改变的定义
原蜥脚下目起初被定义为二足的三叠纪恐龙,是体型巨大的蜥脚下目恐龙的早期祖先。2003年的亲缘分支分类法研究显示原蜥脚下目是个独立演化支,而非蜥脚下目的祖先。2004年对于大椎龙的研究显示原蜥脚下目的确是单系群。这群恐龙是蜥脚下目的姐妹分类单元,而非直系祖先。但是近期研究表示原蜥脚下目是个并系群。
问题在于哪些属被归类于原蜥脚下目。在1997年,保罗·阿普彻奇(Paul Upchurch)提出一个以某节点为基础的定义,包含:贝里肯龙科、槽齿龙科、近蜥龙科、板龙科、黑丘龙科、以及蜥脚形亚目中亲缘关系接近原蜥脚类,而离蜥脚类较远的所有物种。最近,亚当·耶茨(Adam Yates)以对于早期蜥脚形亚目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一个演化树,认为原始的农神龙、槽齿龙、埃弗拉士龙代表基础的外类群(基本上是属于并系群的槽齿龙科),早于原蜥脚下目与蜥脚下目的分化。在2004年,耶茨提出近蜥龙是最原始的蜥脚类恐龙,尽管牠们的体型为典型的原蜥脚类。但是,近蜥龙的亚成年标本的颅骨特征,可能会推翻上述理论。黑丘龙科与贝里肯龙科是蜥脚下目演化支中非常原始的物种。
科学检验
原蜥脚类的头颅骨长度接近股骨长度的一半;牠们的颌部关节稍微低于上颌骨的齿列水平线。牠们的牙齿是同型齿或稍微同型齿,牙齿小而呈匙形、边缘呈粗锯齿状。前掌第一指有弯曲的指骨,以及大型、锐利的爪;第二与第三指长度几乎相等,指骨小型、微弯,带有指爪;第四与第五指都缩小,而且缺乏指爪。典型原蜥脚类的指骨数量是2-3-4-3。耻骨的末端部分,形成宽广、平坦的平板。脚部的第五个趾骨是退化的。股骨接近外髁(lateral condyle)侧有直条骨脊。股骨粗隆部(Trochanter)的侧前面有个由内向外的微弱波纹,而粗隆部的主要部分低于股骨头。
演化历史
蜥脚形亚目首次出现于盘古大陆时,是群小型(身长1.5到3米)、原始的物种,牠们首次出现于卡尼阶中或晚期(晚三叠纪的第一个时期)。牠们发现于巴西(农神龙与黑水龙)、马达加斯加(最近发现的未命名属)、以及摩洛哥(爱珍多龙)。
原蜥脚类保持一样的身体构造,但在诺利阶的中期,牠们身体长度已成长到两倍;例如在德国Stubensandstein地区的中下层发现的纤细板龙(Plateosaurus gracilis)身长4到6米。纤细板龙之后演化出板龙属的其他种;板龙身长8米,体重约1.5公吨以上,并且是该环境的优势植食性动物,从诺利阶晚期直到瑞提阶。同一期间,生存于阿根廷的里奥哈龙,是较大型的原蜥脚类恐龙,也占据相同的生态位。里奥哈龙身长10米,因体型过大而必须以四足行走。同一时代的非洲南部,巨型植食性动物的生态位并非属于原蜥脚类恐龙,而是基础蜥脚类恐龙,例如:优肢龙、黑丘龙、贝里肯龙、以及雷前龙。有趣的是,在诺利阶到瑞提阶这段期间,蜥脚形亚目恐龙占据者大型植食性动物的生态位,但大型肉食性动物的生态位仍由伪鳄类(鸟鳄科、副鳄形类)占据。
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将槽齿龙科、黑丘龙科、贝里肯龙科、以及里奥哈龙科灭亡了;但近蜥龙科、板龙科、以及真正的蜥脚下目恐龙持续存活者,后两个生物群演化出更多物种。在侏罗纪早期,蜥脚下目恐龙开始多样化发展,例如火山齿龙科;原蜥脚下目恐龙也辐射演化出许多中等体型(身长4到6米)的植食性物种,例如:大椎龙、禄丰龙、以及云南龙,并如同牠们的晚三叠纪祖先一样成功。
原蜥脚下目恐龙的优势在早侏罗纪的后期结束。虽然至少有三个属继续生存至侏罗纪中期(砂龙、禄丰龙、云南龙),但已并非优势植食性动物,而蜥脚类恐龙继续演化出巨大的体型(尤其是真蜥脚类)。
分类
以下选自于亚当·耶茨(Adam Yates)的2003年研究、以及彼得·加尔东(Peter M. Galton)的2001年研究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种系发生学
在蜥脚形亚目中,原蜥脚下目与蜥脚下目的分类关系、演化位置,随者两者的定义与范围,而产生不同结果。
耶茨/基钦的2003年版本
以下演化树取自于亚当·耶茨(Adam Yates)与詹姆斯·基钦(James Kitching)的2003年研究[1]:
蜥脚形亚目 |
| ||||||||||||||||||||||||||||||||||||||||||||||||||||||||||||||||||||||||||||||||||||||||||
加尔东/阿普彻奇的2004年版本
以下演化树取自于彼得·加尔东(Peter M. Galton)与保罗·阿普彻奇(Paul Upchurch)的2004年研究[2]:
蜥脚形亚目 |
| ||||||||||||||||||||||||||||||||||||||||||||||||||||||||||||||||||||||||||||||||||||||||||||||||||||||||||||||||||
耶茨的2007年版本 以下演化树,取自于亚当·耶茨的2007年研究[3]:
蜥脚形亚目 |
| |||||||||||||||||||||||||||||||||||||||||||||||||||||||||||||||||||||||||||||||||||||||||||||||||||||||||||||||||||||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