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港阙家古厝德成居
一座臺北南港闕姓家族所修築的三合院建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一座臺北南港闕姓家族所修築的三合院建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德成居位于南港研究院路120号[1][2],据屋主阙山钟回忆是他四位伯叔醵资建立[3],为南港阙家最富有的阙德妙在1924年所建[1]。砖瓦是使用阙氏家族自己的砖窑厂,并使用日式建筑工法打造[4]。其TR砖砌墙及砂岩墙基以红白衬托[5]。左外护龙德严居,则有两层铳柜[6]。厅门面及山墙之泥塑、剪黏、山花呈现民间艺工[5]。
德成居背后为山,是因农户惯于选背山处起厝,便于山坡上种植农事用的茅埔。号称“眠牛穴”的住宅,十之八九背山。整建时,住户听信堪与师鉴定为“眠牛穴”的指示,公厅屋顶上放茅草以符合“牵牛吃草”、宅前要口池塘以符合“牵牛饮水”。但1981年报导时,房子已长期雨漏,又难找茅草,改以铁棚遮蔽屋顶。[3]
1995年间,陆续有建商谈合建,但阙家意见不一致告吹,之后由基泰建设陆续收购持份,逐步蚕食,买卖范围甚至扩大到德成居周边土地[1]。
2017年5月22日,文资审议当日,在地议员阙枚莎连同阙家十多名所有权人到场陈情[6]。陈情人阙陈娜妮指出,其中一笔地号的土地面积,市价约五亿,划为历史建筑后,市价则降至五千万,损失高达四亿多[4]。委员认为德成居见证早期家族移民垦殖史,红砖建材和工法少见,兼具文史和工艺价值[6]。但陈情人认为此屋已楼梯与连通道坍塌,想拆除作开发[6][4]。最终代理主席、委员黄英霓最终裁示采取“全区保存”登录历史建筑,对所有权人办理容积移转等事宜较有利,也建议台北市文化局及台北市都发局后续朝三个原则办理,让所有权人财产损失最小化、维护建筑安全[6]。都发局表示,祖厝基地后方的保护区、防灾空间以及人行道系统皆需保存,按现场基地情况,撇除历史建物部分土地,大楼兴建可盖到七、八层,但后续仍要画模拟图,细部了解容积移转的价值[4]。
基泰建设为加速开发,求仍住在此阙家人家缴付租金,甚至提出分割共有物之诉[1]。之后,所有权人联合告台北市文化局侵害私有财产,2017年进行诉讼,古厝则日渐塌坏[7]。直到2019年8月12日,文化资产审议委员会再次将此屋以“南港阙家古厝德成居”之名登录历史建筑[5]。2022年3月10日法拍时,笔录记载建物包含左厢房、中间正厅、右厢房老旧,漏水、楼梯已坍塌[1]。据2023年4月24日新闻报导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及比对网上法拍屋资讯显示,基泰建设已透过法拍程序取得此古厝与多笔地号之产权。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