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美国国家实验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英语: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缩写LBNL,简称伯克利实验室)是一个隶属于美国能源部的国家实验室,从事非绝密级的科学性研究。主要研究范围包括基础能源科学、生物和环境系统科学、先进科学计算、物质基本属性、未来加速器、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技术等[4]。从1950年代至今,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一直是国际物理研究中心之一,共有12名与伯克利实验室相关的研究人员获得了诺贝尔奖[5]。
1931年8月26日由欧内斯特·劳伦斯建立,最初名为“加州大学放射实验室(Radiation Laboratory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位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中心校园内伯克利山的山顶。该实验室现由美国能源部委托加州大学代为管理[2]。
从1950年代以来,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已发现了14种新的化学元素,包括砹、镎、钚、镅、锔、锫、锎、锿、镄、钔、锘、铹、𬭊和𬭳[5]。
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于1954年开始运行10亿电子伏特加速器Bevatron,在1955年由此发现了反质子,后又发现了反中子[5]。埃米利奥·塞格雷和欧文·张伯伦因此而获得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高级光源(Advanced Light Source, ALS)装置由美国能源部资助,是世界上可以产生最亮紫外线和软X射线的光源之一[5]。
1980年代,伯克利实验室的索罗·珀尔穆特组建了超新星宇宙学计划(Supernova Cosmology Project, SCP),并在1998年发现了暗能量,索罗·珀尔穆特也因此与其他两人共获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5]。
目前共有15名实验室相关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3],共有23名实验室成员参加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也获得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