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21 “冰雹”火箭炮(俄语:БМ-21 "Град")是苏联于冷战时代设计及生产的122毫米口径拖动式多管火箭炮。[10] 其武器系统及所搭配的 M-21OF 火箭[11] 最初研发于1960年代早期,并于1969年3月第一次在中苏边界冲突中参与实战。 [12] 型号名字中的BM是Boyevaya Mashina (俄语:боевая машина – 战斗车辆)的缩写,而其绰号grad意思为“冰雹”。整套由 BM-21 发射车和 M-21OF 火箭弹组合而成的武器系统[谁说的?]被称为 M-21 战场火箭系统,但比较常被称作“冰雹”多管火箭炮系统。北约及其成员国在早期则较惯常称作M1964。除了原产国苏联,BM-21 “冰雹”火箭炮亦广泛地被出口至其他华约成员国或社会主义国家。部分国家亦有仿制生产BM-21 “冰雹”火箭炮系统。整个“冰雹”火箭炮系统由 BM-21 火箭发射车、“动物园”自动化火控系统和 9 种不同类型火箭弹构成,包括:9M22U、9M28F 和 9M522 高爆/破片杀伤弹;9M521 增强杀伤弹;9M28K 反坦克布雷弹;烟雾弹、电子干扰弹;9M217 自导弹以及 9M218 聚能装药破甲子母弹等。
BM-21 "Grad" BM-21 “冰雹”火箭炮 | |
---|---|
类型 | 多管火箭炮 |
原产地 | 苏联 |
服役记录 | |
服役期间 | 1963–现在 |
使用方 | 苏联 |
参与战争/冲突 | 中苏边界冲突[1] 越南战争[2] 黎巴嫩内战[3] 西撒哈拉战争 安哥拉内战 南非边境战争 乌坦战争[4] 柬越战争 中越战争 两伊战争 苏联-阿富汗战争[5] 第二次苏丹内战[6] 海湾战争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战争 南斯拉夫内战 第一次车臣战争[1] 1995年塞内帕河战争 卡吉尔战争[7] 第二次车臣战争[1] 阿以冲突 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 泰柬边境争端 2011年利比亚内战 叙利亚内战[1] 马里北部冲突 顿巴斯战争[8] 也门内战[9] 沙特领导的干预也门行动 2016年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冲突 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
生产历史 | |
研发者 | Splav State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Enterprise |
研发日期 | 1963 |
生产商 | Splav State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Enterprise |
生产日期 | 1963–现在 |
衍生型 | BM-24 BM-25 BM-27 BM-30 BM-31 |
基本规格 (9K51) | |
重量 | 13.71 t(30,200磅) |
长度 | 7.35米(24呎1吋) |
枪管长度 | 3.0米(9呎10吋) |
宽度 | 2.40米(7呎10吋) |
高度 | 3.09米(10呎2吋) |
操作人数 | 3 |
口径 | 122 mm |
枪管 | 40 |
射速 | 2 发/秒 |
枪口初速 | 690 m/s(2,300 ft/s) |
最大射程 | 20 km(12 mi) (新型火箭弹达 30–45 km) |
瞄具 | PG-1M 全景望远镜 |
发动机 | ZiL-375 V8引擎 180 hp (130 kW) |
悬挂 | 6×6 轮式 |
作战范围 | 405 km(252 mi) |
速度 | 75 km/h(47 mph) |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