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旻(?—600年11月24日),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追尊魏景穆帝拓跋晃后裔,西魏华山郡王元纪曾孙[1],隋朝官员。

生平

开皇十一年五月乙巳(591年6月21日),右卫将军元旻出任左卫大将军[2][3]

开皇二十年九月,隋文帝杨坚想要废掉太子杨勇,左卫大将军、五原郡公元旻劝谏说:“废立大事,天子不会说出两个不同看法,诏书旨意一旦发布,后悔就来不及了,谗言是没有根据的,希望陛下详查。”元旻直言强争,声色俱厉,隋文帝不回答[4][5]。过了几天,有关部门秉承杨素的意思,奏称左卫元旻担任宿卫官,经常曲意杨勇,有依附托身的意思。在仁寿宫,裴弘把杨勇的信在朝堂交给元旻,信封上写着不能让别人看见。隋文帝听到奏报后说:“我在仁寿宫,头发丝大的小事,东宫也能知道,比驿站快马还快,奇怪很久了,难道是这些家伙干的?”隋文帝于是派遣武士逮捕了元旻和裴弘交付司法部门审判[6][7]杨广的党羽元胄当时正好下班,没有离去,启奏说:“臣不下班,是在防备元旻。”元胄以此话激怒隋文帝,隋文帝因此下令诛杀元旻[8][9][10]。开皇二十年十月己巳(600年11月24日),隋文帝在广阳门外召集大臣,宣读诏书说:“自古以来,朝廷危急国家混乱,都是因为奸邪谄媚的小人,造成恶党煽动迷惑,致使灾祸延及宗社,广泛毒害天下百姓,如果不严明典章制度,怎能使天下整肃清明!左卫大将军元旻,执掌禁军,委以心腹重任,陪侍在身边恩遇宠爱既高且厚,然而他包藏奸邪,挑拨君主亲戚的关系,他名声大官阶高,是罪魁祸首,为害特重,处以斩刑,妻妾子孙全部没入官府为奴。”当天,左卫大将军、五原郡公元旻被斩首处死[11][12][13][14][15]

评价

元善认为高颎有宰相的才干,曾经对隋文帝说:“杨素粗疏,苏威怯懦,元胄、元旻不过像是鸭子。可以托付国家的,只有高颎。”隋文帝认为元善说的对[16][17][18]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