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亚裔美国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亚裔美国人(Asian American),在当地简称亚裔,指的是具有亚洲血统的美国公民。依照现行美国人口普查局种族与民族统计资料定义中,起缘于东亚远东)、中亚南亚印度次大陆)、及东南亚的民众都被介定为亚裔族群,注意定义中的亚裔起缘不含部分西亚地区。亚裔美国人下主要之分支族裔包含华裔美国人印度裔美国人菲律宾裔美国人越南裔美国人韩裔美国人日裔美国人台湾裔美国人等族群。

在早期的人种研究,亚裔泛指血缘来自于亚洲,但不包括基因和外观跟蒙古人种等相似的美洲原住民爱斯基摩人,而对于南亚的移民是否属于亚裔有争议,因为他们不想自己被误会是佛教徒或黄种人。根据牛津辞典,“亚洲人”这个辞汇在美国通常指代来自远东的人。[2]汤玛斯·F·凯什在《身体图鉴》中将亚裔定义为指据有东亚(包含越南)血统或任何有内眦赘皮特征的人。[3][4]然而这样的说法已不附合近来美国政府的定义,目前在美国常常会将来自东亚南亚东南亚不管有无内眦赘皮特征的人都认作为亚洲人。[5][6][7]

以往,人们大多以“东方人”(Oriental英语Oriental)称呼亚裔美人。然而1960年代起,开始有人[谁?]反对这样的称呼,认为其带有贬义。但直到1970年代时学术界开始使用“亚裔美人”(Asian American)做为替代的正式称呼。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即为历史学家市冈裕次(Yuji Ichioka),人们多将此一名称的转变归功于他的推广上。[8]今日,“亚裔美人”这个名词已广为接受,多数的正式场合包括政府或学术机构都使用此名词。在一般场合中,我们也常将其只省略成“亚裔”(Asian)。

不像其他族群在很久以前就有许多相关的名称出现,人们称呼亚裔美人的方式其转变也与其他族群一样显著。最明显的改变是在1965年当新的移民法“1965年移民法”通过后,废除了原为了限制亚洲移民而设立的各国移民输出限制[9] ,而改成以家庭因素、及专业技术为考量的新移民政策。这样的决定大大提升了来自亚洲各国的移民数量,使亚裔美人的人口数有显著的增长。由于人数的增加,大众对亚裔美人有了更多的认识,定义范围也不如以往的局限。来自亚洲的新移民在教育、经济及其他多个面向上也与廿世纪的上辈移民有明显不同,开始在美国从事不同的工作、居住于不同的环境中。

总体来说,亚裔美人在美国所有族群中拥有最低的贫穷比率[10]、最高的高等教育接受率、家户所得[11]个人所得的中位数最高[12]

Remove ads

人口

更多信息 都会区, 都会区人口 ...
更多信息 城市, 亚裔美人或混血人口百分比(%) ...
Thumb
2000亚裔美国人密度(红色)
更多信息 分类, 人口数 ...
Remove ads

移民潮

菲律宾人在19世纪即1898年成为美国下属领地的人民。

自1880年代夏威夷并入美国以来,就生活有大量的亚裔,并且他们全部同时也获得美国国籍。美国最高法院解释14条法案在美国诉黄金德案中,宣布所有在美国出生的人无论其祖先或父母是否出生于美国,都将自动成为美国公民。

阶层状况

从1970年到2016年,亚裔美国人的收入不平等水平几乎翻了一番,取代非裔美国人,成为美国现在经济状况差距最大的族群。纽约的亚裔是最贫穷的移民群体。美国亚裔联合会(Asian American Federation)的数据显示,在大约15年的时间里,生活在贫困中的亚裔人口增加了44%,从2000年的17万人增至2016年的逾24.5万人。虽然富裕的亚裔已成为美国收入最高的群体,但贫困亚裔的收入水平基本上没有增长[15]

对各国观感

更多信息 比例, 全体亚裔 ...

2023年皮尤调查显示,大多数亚裔美国人对其祖国怀有好感;但华裔美国人除外。亚裔美国人有约四分之三对美国怀有好感,只有五分之一对中国大陆怀有好感。华裔、越南裔成年人是调查中唯二相较其祖国更喜爱亚洲他国的族裔。华裔成年人对日本、台湾、韩国的喜爱胜于中国大陆;越南裔成年人对日本的喜爱胜于越南。[16]

Remove ads

分类

依照美国人口调查局2020年人口普查起所使用的种族与民族统计资料分类,“亚裔美国人”(Asian American)包含以下类别[17]

  • 东亚裔美国人(East Asian)
  • 中亚裔美国人(Central Asian)
    • 哈萨克裔美国人(Kazakh)
    • 吉尔吉斯裔美国人(Kyrgyz)
    • 塔吉克裔美国人(Tajik)
    • 土库曼裔美国人(Turkmen)
    • 乌兹别克裔美国人(Uzbek)
    • 阿富汗裔美国人(Afghan)
  • 南亚裔美国人(South Asian)
    • 印度裔美国人(Asian Indian)
      • 印度孟加拉裔美国人(Bengali)
      • 旁遮普裔美国人(Punjabi)
    • 孟加拉裔美国人(Bangladeshi)
    • 不丹裔美国人(Bhutanese)
    • 马尔代夫裔美国人(Maldivian)
    • 尼泊尔裔美国人(Nepalese)
    • 巴基斯坦裔美国人(Pakistani)
    • 锡克裔美国人(Sikh)
    • 信德裔美国人(Sindhi)
    • 斯里兰卡裔美国人(Sri Lankan)
  • 东南亚裔美国人(Southeast Asian)
  • 其他亚裔美国人(Other Asian)
    • 布里亚特裔美国人(Buryat)
    • 泛印度裔美国人(Indo)
    • 印度支那裔美国人(Indo–Chinese)
    • 卡尔梅克裔美国人(Kalmyk)
    • 钦族库基裔美国人(Kuki)
    • 拉祜裔美国人(Lahu)
    • 马来裔美国人(Malay)
    • 米佐裔美国人(Mizo)
    • 普什图裔美国人(Pashtun)
    • 傣担裔美国人(Tai Dam)
    • 乌尔都裔美国人(Urdu)
    • 帝汶裔美国人(Timorese)
    • 不在其他分类中(Not Elsewhere Classified)

依照现行美国种族与民族统计资料分类,来自地理上的西亚地区之族裔,大部分归入“中东与北非裔”(Middle Eastern or North African),如阿拉伯裔美国人伊朗裔美国人;另外少部分则归入“白人”(White),如土耳其裔美国人亚美尼亚裔美国人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