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 U+8207, 與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8207 ← 舆[U+8206]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興 →[U+8208] 跨語言 更多信息 日本新字體, 簡體中文 ... 日本新字體 与 簡體中文 与 繁體中文 與 关闭 漢字 與(臼部+8畫,共14畫,倉頡碼:竹難卜金(HXYC),四角號碼:77801,部件組合:⿶⿳𦥑一八⿹⿺㇉一丨(陸港日韓越)或⿶⿳𦥑一八⿹⿺㇉一丿(臺)) 衍生字 㒜, 𡁎, 𪤧, 嬩, 嶼(屿), 𢷣, 㵰, 㺞, 懙, 𨘕, 𣄣, 旟(𭤰), 𤑉, 䑂, 璵(玙), 𠁹, 𬎰, 𥎗, 礖, 穥, 𧞏, 𧾚, 𨣦, 𨮔(𮡤), 鱮(𫚈), 歟(欤), 𮨠, 𪇬 㠘, 藇, 籅, 𪋮, 𡒊, 𡽬, 舉(举), 㦛(𢗓), 𢣟, 擧(挙), 𣝑, 𪴿, 𬍋, 𦦙, 𤪐, 礜(𪿝), 𦏜, 𦦮, 譽(誉), 𧸧, 轝(𬛼), 𦦳, 𨮖, 𩁕, 𦦸, 𩦡, 𩼹, 鸒 派生字 ヨ(萬葉假名衍生的片假名) 來源 康熙字典:第1004页第13字 大漢和辭典:第30212字 大字源:第1460页第27字 漢語大字典(第一版):第1卷第251页第4字 辭海:第1113頁第2行第3字 萬國碼:U+8207 漢語 更多信息 正體/繁體, 簡體 ... 正體/繁體 與 簡體 与 異體 𠔔𠔜𦥸𦦲𫝌𠔔𠔜𦥸𦦲𫝌𫟋𫤰𭁇𭁈𭁉𭁕𮍫𮍬𮍭𮍰 关闭 字源 更多信息 古代字體(與), 春秋時期 ... 古代字體(與) 春秋時期 戰國時期 《說文解字》(漢·許慎) 《六書通》(明·閔齊伋) 金文 楚系簡帛文字 小篆 傳抄古文字 关闭 更多信息 上古漢語 ... 上古漢語 攑 *kʰlan 藇 *sla, *ljaʔ, *la, *laʔ, *las 嶼 *ljaʔ 鱮 *ljaʔ 舉 *klaʔ 櫸 *klaʔ 舁 *la 與 *la, *laʔ, *las 輿 *la, *las 旟 *la 璵 *la 歟 *la, *laʔ, *las 譽 *la, *las 嬩 *la 擧 *la 鸒 *la, *las 礜 *las 穥 *las 关闭同聲符字 (舁) (鄭張尚芳 (2003)) 形聲漢字(上古 *la, *laʔ, *las):聲符 舁 (上古 *la) + 意符 牙 。 詞源 "相處;交往" 不可能與舁 (上古 *la, “昂”)視同個詞(Schuessler,2007)。 "給" 與予 (上古 *laʔ)是同一個詞。詞族可能來自舍 (上古 *hljaːʔ)這個詞所衍生(Schuessler,2007)。對照藏語 གླ (gla, “pay; wage; fare”)、Mara Chin [具體何詞?] (hla, “贈送;獻祭;給”)、景頗語 [需要文字] (ja³³, “給”)。 發音1 更多信息 韻圖, 字 ... 韻圖 字 與 讀音 # 2/3 聲 以 (36) 韻 魚 (22) 調 上 (X) 開合 開 等 三 反切 余吕切 白一平方案 yoX 擬音 鄭張尚芳 /jɨʌX/ 潘悟雲 /jiɔX/ 邵榮芬 /iɔX/ 蒲立本 /jɨə̆X/ 李榮 /iɔX/ 王力 /jĭoX/ 高本漢 /i̯woX/ 推斷官話讀音 yǔ 推斷粵語讀音 jyu5 关闭更多信息 字, 讀音 # ... 白一平–沙加爾系統1.1 (2014) 字 與 讀音 # 1/2 現代北京音(拼音) yǔ 構擬中古音 ‹ yoX › 構擬上古音 /*m-q(r)aʔ/ 英語翻譯 give; for; and 來自白一平–沙加爾系統的上古漢語標註筆記: * 圓括號 "()" 表示存在不確定; * 方括號 "[]" 表示身分不確定,例如 *[t] 的尾音有可能是 *-t 或 *-p; * 尖角括號 "<>" 表示接中辭; * 連字號 "-" 表示語素範圍; * 句號 "." 表示音節範圍。 关闭更多信息 鄭張系統 (2003), 字 ... 鄭張系統 (2003) 字 與 讀音 # 2/3 序號 15901 聲符 舁 韻部 魚 小分部 0 對應中古韻 構擬上古音 /*laʔ/ 注釋 舁分化字 关闭 官話 (拼音):yǔ (yu3) (注音):ㄩˇ 粵語 (粵拼):jyu5 客家語 (四縣,白話字):yî / yí 閩東語 (平話字):ṳ̄ 閩南語 (泉漳話,白話字):ú / ír / í (潮州話,潮州話拼音):e2 吳語 (太湖片,吳語學堂拼音):6yu 官話 (現代標準漢語)+ 拼音:yǔ 注音:ㄩˇ 通用拼音:yǔ 威妥瑪拼音:yü3 耶魯官話拼音:yǔ 國語羅馬字:yeu 西里爾字母轉寫:юй (juj) 漢語國際音標 (幫助):/y²¹⁴/ 粵語 (標準粵語,廣州–香港話) 粵拼:jyu5 耶魯粵拼:yúh 廣州話拼音:jy5 廣東拼音:yu5 國際音標 (幫助):/jyː¹³/ 客家語 (北四縣話,包括苗栗) 白話字:yî / yí 客家語拼音:iˊ / iˋ 客家話拼音:yi1 / yi3 國際音標:/i²⁴/, /i³¹/ (南四縣話,包括美濃) 白話字:yî / yí 客家語拼音:(r)iˊ / (r)iˋ 客家話拼音:yi1 / yi3 國際音標:/(j)i²⁴/, /(j)i³¹/ 閩東語 (福州話) 平話字:ṳ̄ 國際音標 (幫助):/y³³/ 閩南語 (泉漳話:廈門、臺灣話(常用)) 白話字:ú 臺羅:ú 普實台文:uo 國際音標 (高雄):/u⁴¹/ 國際音標 (廈門, 臺北):/u⁵³/ (泉漳話:泉州) 白話字:ír 臺羅:ír 國際音標 (泉州):/ɯ⁵⁵⁴/ (泉漳話:漳州、臺灣話(常用)) 白話字:í 臺羅:í 普實台文:ie 國際音標 (高雄):/i⁴¹/ 國際音標 (漳州, 臺北):/i⁵³/ (潮州話) 潮州話拼音:e2 模仿白話字:ṳ́ 國際音標 (幫助):/ɯ⁵²/ 吳語 (太湖片:上海, 蘇州) 吳語學堂拼音:6yu 吳音小字典:yu去 維基詞典羅馬化 (上海話):3hhy 國際音標 (上海):/ɦy²³/ 國際音標 (蘇州):/ɦy²³¹/ 中古漢語:yoX 上古 (白–沙):/*m-q(r)aʔ/ (鄭張):/*laʔ/ 釋義 與 給予。 黨與,同盟者。 隨從,親附。 允許,許可。 和,同。 對,對於。 (yù,ㄩˋ;粵 jyu6;羊洳切) 參與。 干預。 (yú,ㄩˊ;粵 jyu4;以諸切) 語氣詞。同“歟”。 翻譯 和,同 朝鮮語:및 (ko) (mit) 翻譯 英语:(yǔ) to give, to grant; and, with; to, for; (yù) to participate; to interfere 组词 見:附录:漢語詞彙索引/與 日語 與 新字體 与 舊字體 與 讀音 訓讀:くみする (kumisuru), あたえる (ataeru), あずかる (azukaru) 音讀:よ (yo) 朝鮮語 與 讀音 更多信息 訓讀, 音讀 ... 訓讀 더불 (tepwul) 줄 (cwul) 音讀 여 (ye) 여 (ye) 关闭 越南語 與 讀音 國語字:dữ, dự, dư, trở 異體字 与 歟 (注:若字形无法正常显示,请安装Unicode擴展字形档。)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