嚩 U+56A9, 嚩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56A9 ← 嚨[U+56A8]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嚪 →[U+56AA] 跨語言 漢字 嚩(口部+16畫,共19畫,倉頡碼:口女火戈(RVFI)或難口女火戈(XRVFI),部件組合:⿰口縛) 來源 康熙字典:第213页第28字 大漢和辭典:第4555字 漢語大字典(第一版):第1卷第703页第17字 辭海:第293頁第3行第2字 萬國碼:U+56A9 漢語 簡體與正體/繁體 嚩 發音 官話 (拼音):pó, mó (注音):ㄆㄛˊ , ㄇㄛˊ 粵語 (粵拼):mo4 官話 (現代標準漢語)+ 拼音:pó, mó 注音:ㄆㄛˊ , ㄇㄛˊ 通用拼音:pó, mó 威妥瑪拼音:pʻo2, mo2 耶魯官話拼音:pwó-, mwó 國語羅馬字:por, mo 西里爾字母轉寫:по, мо (po, mo) 漢語國際音標 (幫助):/pʰu̯ɔ³⁵ mu̯ɔ³⁵/ 粵語 (標準粵語,廣州–香港話) 粵拼:mo4 耶魯粵拼:mòh 廣州話拼音:mo4 廣東拼音:mo4 國際音標 (幫助):/mɔː²¹/ 釋義 嚩 佛經音譯用字。 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C01528 日語 漢字 嚩(表外漢字) 本詞語需要翻譯為漢語。請協助添加,並移除{{rfdef}}模板。 讀法 音讀(未分類): はく (haku) 訓讀: のろい (noroi)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