亖 U+4E96, 亖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4E96 ← 井[U+4E95]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亗 →[U+4E97] 跨語言 漢字 亖(二部+2畫,共4畫,倉頡碼:一一一一(MMMM),四角號碼:10101,部件組合:⿱二二) 來源 康熙字典:第87页第1字 大漢和辭典:第259字 大字源:第183页第2字 漢語大字典(第一版):第1卷第10页第2字 萬國碼:U+4E96 漢語 字源 更多信息 古代字體(亖), 商 ... 古代字體(亖) 商 西周 春秋時期 戰國時期 《說文解字》(漢·許慎) 《六書通》(明·閔齊伋) 金文 甲骨文 金文 金文 金文 楚系簡帛文字 籀文(大篆) 傳抄古文字 关闭 指事漢字 - 四條平行線。一的四疊字。對照二和三。最早從甲骨文至清朝前都是常用寫法。後因清朝制定標準化寫法而棄用。 釋義 關於「亖」的發音和釋義,請見「四」。(此字是「四」的古字。) 日語 漢字 亖(表外漢字) (古舊) 四 讀法 吳音: し (shi) 漢音: し (shi) 訓讀: よ (yo, 亖)、よつ (yotsu, 亖つ)、よっつ (yottsu, 亖つ)、よん (yon, 亖) 使用說明 非標準寫法的四。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