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Sign in
AI tools
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全部
文章
字典
引用
地图
清川江战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Found in articles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抗美援朝第二次
战役
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投入朝鲜战争后對聯合國軍发起的第二场大規模
战役
,時間從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4日。此役以太白山脈為界分成東、西兩個戰場,西线的主要
戰役
為
清川江
战役
,东线則為长津湖
战役
。
戰役
時間正值隆冬,戰場溫度達到零下30度,兩軍部隊因凍傷失去戰鬥能力甚至凍死的人員甚至比因作戰死亡者更多。
清川江戰役
清川江
戰役
,亦稱為
清川
戰役
或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
戰役
西线(Battle of the Ch'ongch'on River),是韓戰中一場決定性的
戰役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對联合国军的第一次
戰役
取得勝利之後,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實施聖誕節回家攻勢,結束朝鮮半島的衝突。預见這一反應,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
时,志愿军迂回部队已进至院里地区,对联合国军侧造成严重威胁。11月3日,西线之联合国军被迫开始全线撤退。 志愿军乘胜追击,将联合国军趕到
清川江
以南。11月5日,
战役
结束。此役共歼联合国军1万5千余人,其迅速統一整个朝鲜半岛之企图受挫,初步稳定朝鲜战局。志愿军30多万人参与朝鲜战争,全线反扑,联合国军被迫后撤。
清川江
西朝鲜湾。清川江全長217km、流域面積9,553平方公里,大致为平安北道和平安南道的界河。 清川江水量大约能产生25万6000瓦電力供給,其下游流域的博川平原是朝鲜的重要工业和农业基地。 北韓主题 萨水大捷(612年) 高丽契丹战争 (993-1019年)
清川江
战役
(1950年) 大同
江
鸭绿江
长津湖战役
长津湖
战役
为朝鲜战争东线的转折点,志愿军最後协助朝鮮人民軍奪回朝鲜半岛东北部。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重創了志願軍後成功突圍,這次突圍被美國海軍陸戰隊認為是其表現最佳的時刻。與长津湖
战役
相比,同一時間志願軍在西線的
清川江
戰役
迫使美國第八軍團進行了美軍史上最長的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