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Sign in
AI tools
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全部
文章
字典
引用
地图
postcrania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Found in articles
西風龍屬
根据美国蒙大拿州卡本县早白垩世(阿普第阶至阿尔布阶)克洛夫利组(英语:Cloverly Formation)发现的部分颅骨及颅后骨骼(英语:
Postcrania
)碎片所命名。新材料正在准备描述,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发现的脚印也被归入类似西风龙的动物。 汉斯·戴尔特·苏伊士(Hans-Dieter
露西 (南方古猿)
arch)张开超过90度,与现代人类女性相仿。但是其髋骨仍然小而原始。 从标本中取得的颅骨证据争议较颅后(英语:
Postcrania
)少。其脑颅小而原始,其门牙较猿更类似于匙形。脑容量约为375毫升至500毫升。 对人类下颌骨结构的研究中对比了若干南猿标本后发现露西的颚与
腕龍屬
次出现于流行文化之中,尤其是1993年电影《侏罗纪公园》。 腕龙是根据科罗拉多州弗鲁塔附近科罗拉多河河谷1900年发现的部分颅后骨骼(英语:
Postcrania
)所命名。该标本出自莫里逊组灌木丛盆地段(Brushy Basin Member),化石年龄约为1.54亿至1
博克龍屬
gtse))是一属新角龙类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早期的蒙古,仅含唯一种博克孜龙(Beg tse),所知于部分颅骨和一些非常零碎的颅后骨骼(英语:
postcrania
)。博克龙被视为已知最原始的新角龙类。 正模标本IGM 100/3652发现于蒙古国南戈壁省的朝格特敖包县附近的西巴彦乌兰组(英语:Ulaanoosh
長頸鹿總科
Okapia Davis, E.B.; Calède, J.J. Extending the utility of artiodactyl
postcrania
for species-level identifications using multivariate morphometric analy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