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塞塔石碑程碑。羅塞塔石碑最早是在1799年時由法軍上尉皮埃尔·弗朗索瓦·札維耶·布夏賀(法语:Pierre-François-Xavier Bouchard)(Pierre-François Xavier Bouchard)在一個埃及港灣城市羅塞塔(今日亦稱為拉希德)發現,但在英法兩國的戰爭之中輾轉到英國手
让-弗朗索瓦·商博良始系统地研究罗塞塔石碑。早在1799年7月15日,拿破仑侵略埃及的军队一名上尉皮埃尔·弗朗索瓦·札維耶·布夏賀(法语:Pierre-François-Xavier Bouchard)在埃及港口城市罗塞塔附近发现該石碑。石碑是公元前196年托勒密王朝时代刻制的,上面有希腊字母、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古埃及
1799年7月3日——中國遣使冊封尚溫襲琉球國中山王。 7月15日——法軍上尉皮耶-佛罕索瓦·札維耶·布夏賀(Pierre-François Xavier Bouchard)在埃及港灣城鎮羅塞塔郊外挖到一顆黑色大石,就是日後人們所熟知的羅塞塔石碑。 11月9日——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解散督政府並建立臨時執政府。
古埃及及人的墓穴中、紀念碑、廟宇的牆壁或石塊上,所以被稱為「圣书体」。 1799年,法軍上尉皮耶-佛罕索瓦·札維耶·布夏賀(Pierre-François Xavier Bouchard)在尼羅河三角洲的港口城市羅塞塔發現「罗塞塔石碑」。石上刻有三種文字,分別是圣书体、世俗体和古希臘文。歷史學家一直不明
奥热莱chrétienne francophone)汝拉省分台等是当地主要的地方性媒体。 法国将军皮埃尔-弗朗索瓦-格扎维埃·布沙尔(法语:Pierre-François-Xavier Bouchard)出生于奥热莱。 截至2022年8月,奥热莱共与两座城市互为友好城市关系: 德国 黑西施利希特瑙Fürstenhagen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