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 89轰炸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容克斯Ju 89是一款纳粹德国空军在1930年代后期研制的重型轰炸机,是纳粹空军乌拉轰炸机计划的一部分,原型机制成后,因纳粹空军层峰更换,建军战略改变而中止开发计划。容克斯在Ju89上完成的设计很大程度影响该公司后续执行的重轰炸机研制计划。
设计与开发
1933年纳粹德国空军草创建军时,帝国航空部总长瓦尔特·韦佛将军认为战略轰炸将会在未来的冲突绝对是重点之一。其中Langstrecken-Grossbomber("长距离战略轰炸机")将扮演决定性的角色。在乌拉轰炸机计划案下,他分别与德国两家主要航太制造商 - 都尼尔与容克进行机密会谈,要求这两家设计出长距离轰炸机。这两家分别提出Do 19与Ju 89这两款开发计划,在1935年帝国航空部下令生产这两款原型机。根据资料显示帝国航空部要求两家公司要生产9架两款原型机。

Ju 89与竞争者Do 19的未来充了希望,但是瓦尔特·韦佛将军于1936年死于飞机失事改变了德国空军的建军方向。继任者-恩斯特·乌德特与汉斯·耶匈尼克-为了能减少生产时人力与物力的消耗,故青睐轻型轰炸机。例如能为前线部队执行密接支援轰炸的俯冲轰炸机(Ju 87 斯图卡),而不是能轰炸敌境国防工业的重轰炸机。
他们说服赫尔曼·戈林军队需要的是能在前线战场上提供支援的战术轰炸机。戈林被德军闪电战的前期胜利所说服,但缺乏战略轰炸机严重影响在不列颠战役时的德国空军。

在1937年4月11日,Ju 89原型机D-AFIT(V1, c/n 4911)于黑森巴赫进行首飞,采用动力为Jumo 211A(单具输出最大动力986匹马力)。在首飞之后的17天,4月29日当天帝国航空部驳回了包括Do 19在内的两款战略轰炸机开发案,主要的原因在于战略轰炸机的高油耗问题,但实情是假如属于中型轰炸机如Ju 88,就以相同的物资生产更多的架数。
1937年7月容克完成了第二架Ju 89原型机D-ALAT,该机动力换装DB600A引擎(单具输出最大动力960匹马力)。虽然乌拉轰炸机计划中止,容克斯仍继续利用完成的两架原型机进行飞行测评,以了解大型机在飞行的各种特性。第三架Ju 89原型机在计划取消后中止组装作业。在飞测中,容克取得多次载弹与高空飞行性能的纪录,例如在9,312 m(30,500 ft)高空中,携带5,000 kg(11,000 lb)炸弹与在7,242 m(23,750 ft)高空中,携带10,000 kg(22,000 lb)炸弹。
在1938年6月4日,容克运用第二架原型机D-ALAT创下了最大飞行高度下最大载弹能力的新世界纪录,它携带5,000 kg(11,000 lb)炸弹飞行在9,312 m(30,500 ft)高空上。(在4,000 m/13,120 ft高度下相同的载弹量飞航距离却较短)在1938年6月8日,D-ALAT达成在7,242 m(23,750 ft)高空中携带10,000 kg(22,000 lb)炸弹纪录。
1938年后期,2架原型机皆交付给德国空军,进行所谓的大型军用运输机概念发展。2架Ju 89在1939年底时以被视为破铜烂铁,虽然有资料显示德国空军曾计划动用Ju 89于挪威战区进行大规模空运。在测试期间,汉莎航空对Ju89用于民航飞机的潜力抱持正面态度,在汉莎航空的资金支持下,容克斯修改重制了3号原型机,该机后获得Ju 90的编号。
主要性能参数(Ju 89 V2)
基本信息
- 机组:5
性能
- 推重比:0.11 kW/kg
武器
(proposed)
- 2×20 mm MG FF机炮
- 2×7.92 mm(.312 in)MG 15机枪
- 1,600 kg(3,520 lb)bombload
参见
相关连结
后续机种
- Ju 90轰炸机
- Ju 290轰炸机
- Ju 390轰炸机
相关机型
- Do 19轰炸机
- 维克斯威灵顿轰炸机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