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号通报舰的运用生涯;为了补救困扰该舰的问题,军方曾进行多次海试。他们未能成功,彗星号遂于1896年中期退役,后来被改造成贮存水雷的废船(英语:Hulk (ship type))。它最终于1921年拆解报废。 在1880年代初,随着鱼雷技术的发展,对大型军舰的威胁日益增大。为了对抗小巧快速的鱼雷艇,各国海军
海雕号巡洋舰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它也未获重新动员,因其舰龄太大,已无任何作战价值。相反,海雕号在威廉港被改装成贮存水雷的废船(英语:Hulk (ship type))。1917年4月19日,其贮存的水雷发生爆炸摧毁了该舰,但没有人员伤亡。舰只残骸从未被打捞上岸。
鹦鹉螺级布雷巡洋舰List)中除籍。信天翁号在1915年的损坏中一直没有得到修复,因此立即报废出售,而鹦鹉螺号号却以废船(英语:Hulk (ship type))身份一直留存至1928年才拆解。 鹦鹉螺级两艘舰的外形尺寸略有不同。鹦鹉螺号全长98.2米,舷宽11.2米,平均吃水深度为4.42米。信天翁号稍大,全长100
狮鹫号通报舰 (1886年)年9月最终退役。狮鹫号于1912年正式从海军名录(英语:Navy List)中除籍,1915年、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拆成废船(英语:Hulk (ship type)),自1917年起又被用作水雷贮存库。战后,它于1921年被售予拆船商,并在汉堡拆解报废。 到19世纪80年代,鱼雷和鱼雷艇的发展已
水妖号巡洋护卫舰公海舰队的办公舰(英语:headquarters ship),当时帝国议会削减了该舰的资金。水妖号于1911年6月正式从海军名录(英语:Navy List)中除籍,并开始充当宿营船,直到1923年更名为“C号废船(英语:Hulk (ship type))”并售予一家私人航运公司。该公司将其改装成一艘载驳船(英语:Ligh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