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Sign in
AI tools
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全部
文章
字典
引用
地图
Bone bed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Found in articles
冥犬龍屬
Formation)(地質年代為約6600萬年前的晚白堊世馬斯垂克階)屍骨層(英语:
Bone
bed
)挖出的含有頭骨的骨骼,並顯示與櫛龍及原櫛龍近緣。 1984年尤瑞·伯洛斯基(Yuri Bolotsky)及阿穆爾研究所的團隊在布拉戈維申斯克發現一個大型恐龍屍骨層(英语:
Bone
bed
),當中絕大部份都是阿穆爾龍的化石,另還有些龜、
短冠龍屬
Formation)、猶他州瓦韋普層(英语:Wahweap Formation)及加拿大艾伯塔省老人層(英语:Oldman Formation)的數具骨骼與骨床(英语:
Bone
bed
)材料。目前已發現許多具保存良好、帶有皮膚輪廓及印痕的木乃伊化石,有助於了解其生前的軟組織構造。 正模標本NMC
冠飾角龍屬
冠飾角龍(屬名:Coronosaurus)是角龍科尖角龍亞科的一屬恐龍,生存年代為晚白堊世坎潘階中期,化石是兩個屍骨層(英语:
Bone
bed
),於1990年代由菲力·柯里(英语:Philip J. Currie)在加拿大亞伯達省的老人組(英语:Oldman Formation)所發現。模式種兼唯一
骨炭
F.; McKay, Gordon. Optimised correlations for the fixed-
bed
adsorption of metal ions on
bone
char.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December 2000, 55 (23):
新獵龍屬
Brusatte)、羅哲·班森(Roger Benson)及赫特發表了新獵龍更詳盡的重新描述。 2012年在法國巴列姆階的盎格克褐煤屍骨層(Angeac lignitic
bone
bed
)發現了與新獵龍正模標本類似的牙齒。 新獵龍測量身長約7.6公尺、身體結構輕盈,體重介於1至2噸。MIW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