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际足联世界杯预选赛共产生 31 个出线名额,参加2014年国际足联世界杯。主办国巴西已直接取得决赛周参赛资格。预选赛名额中,25 个为直接晋级,其余 6 个为附加赛名额,其中包括欧洲 4 个、跨洲 2 个。本届世界杯预选赛共有六大洲 202 个国家和地区的球队参加(不丹、汶莱、关岛、毛里塔尼亚、毛里求斯和巴哈马除外),共进行 818 场赛事。
赛事资料 | |
---|---|
比赛日期 | 2011年6月15日至2013年11月20日 |
参赛队数 | 203(来自6个大洲) |
赛事统计 | |
比赛场数 | 820 场 |
总进球数 | 2,303 球(场均 2.81 球) |
最佳射手 | ![]() ![]() ![]() (11球) |
出线队伍
32 支队伍取得出线资格为:
球队 | 出线形式 | 出线日期 | 出席次数 | 连续出席 | 上次出席 | 最佳成绩 | 2014六月世界排名 |
---|---|---|---|---|---|---|---|
![]() |
主办国 | 2007年10月30日 | 20次 | 20次 | 2010年 | 冠军(1958年、1962年、1970年、1994年、2002年) | 3 |
![]() |
亚洲区第四轮B组首名 | 2013年6月4日 | 5次 | 5次 | 2010年 | 八分之一决赛(2002年、2010年) | 46 |
![]() |
亚洲区第四轮B组次名 | 2013年6月18日 | 4次 | 3次 | 2010年 | 八分之一决赛(2006年) | 62 |
![]() |
亚洲区第四轮A组首名 | 2013年6月18日 | 4次 | 1次 | 2006年 | 小组赛(1974年、1998年、2006年) | 43 |
![]() |
亚洲区第四轮A组次名 | 2013年6月18日 | 9次 | 8次 | 2010年 | 殿军(2002年) | 57 |
![]() |
欧洲区D组首名 | 2013年9月10日 | 10次 | 3次 | 2010年 | 亚军(1974年、1978年、2010年) | 15 |
![]() |
欧洲区B组首名 | 2013年9月10日 | 18次 | 14次 | 2010年 | 冠军(1934年、1938年、1982年、2006年) | 09 |
![]() |
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区第四轮首名 | 2013年9月10日 | 10次 | 7次 | 2010年 | 季军(1930年) | 13 |
![]() |
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区第四轮次名 | 2013年9月10日 | 4次 | 1次 | 2006年 | 八分之一决赛(1990年) | 28 |
![]() |
南美洲区首名 | 2013年9月10日 | 16次 | 11次 | 2010年 | 冠军(1978年、1986年) | 5 |
![]() |
欧洲区A组首名 | 2013年10月11日 | 12次 | 1次 | 2002年 | 殿军(1986年) | 11 |
![]() |
欧洲区E组首名 | 2013年10月11日 | 10次 | 3次 | 2010年 | 八强(1934年、1938年、1954年) | 6 |
![]() |
欧洲区C组首名 | 2013年10月11日 | 18次 | 16次 | 2010年 | 冠军(1954年、1974年、1990年) | 2 |
![]() |
南美洲区次名 | 2013年10月11日 | 5次 | 1次 | 1998年 | 八分之一决赛(1990年) | 8 |
![]() |
欧洲区F组首名 | 2013年10月15日 | 10次 | 1次 | 2002年 | 殿军(1966年) | 19 |
![]() |
欧洲区G组首名 | 2013年10月15日 | 1次 | 1次 | 首次晋级 | 首次晋级 | 21 |
![]() |
欧洲区H组首名 | 2013年10月15日 | 14次 | 5次 | 2010年 | 冠军(1966年) | 10 |
![]() |
欧洲区I组首名 | 2013年10月15日 | 14次 | 10次 | 2010年 | 冠军(2010年) | 01 |
![]() |
南美洲区第三名 | 2013年10月15日 | 9次 | 2次 | 2010年 | 季军(1962年) | 14 |
![]() |
南美洲区第四名 | 2013年10月15日 | 3次 | 1次 | 2006年 | 八分之一决赛(2006年) | 26 |
![]() |
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区第三名 | 2013年10月15日 | 3次 | 2次 | 2010年 | 小组赛(1982年、2010年) | 33 |
![]() |
非洲区第三轮胜出者 | 2013年11月16日 | 5次 | 2次 | 2010年 | 八分之一决赛(1994年、1998年) | 44 |
![]() |
非洲区第三轮胜出者 | 2013年11月16日 | 3次 | 3次 | 2010年 | 小组赛(2006年、2010年) | 23 |
![]() |
非洲区第三轮胜出者 | 2013年11月17日 | 7次 | 2次 | 2010年 | 八强(1990年) | 56 |
![]() |
非洲区第三轮胜出者 | 2013年11月19日 | 3次 | 3次 | 2010年 | 八强(2010年) | 37 |
![]() |
非洲区第三轮胜出者 | 2013年11月19日 | 4次 | 2次 | 2010年 | 小组赛(1982年、1986年、2010年) | 22 |
![]() |
欧洲区附加赛胜出者 | 2013年11月19日 | 3次 | 2次 | 2010年 | 小组赛(1994年、2010年) | 12 |
![]() |
欧洲区附加赛胜出者 | 2013年11月19日 | 4次 | 1次 | 2006年 | 季军(1998年) | 18 |
![]() |
欧洲区附加赛胜出者 | 2013年11月19日 | 6次 | 4次 | 2010年 | 季军(1966年) | 4 |
![]() |
欧洲区附加赛胜出者 | 2013年11月19日 | 14次 | 5次 | 2010年 | 冠军(1998年) | 17 |
![]() |
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区/大洋洲区跨洲附加赛胜出者 | 2013年11月20日 | 15次 | 6次 | 2010年 | 八强(1970年、1986年) | 20 |
![]() |
南美洲/亚洲区跨洲附加赛胜出者 | 2013年11月20日 | 12次 | 2次 | 2010年 | 冠军(1930年、1950年) | 7 |
出线席位分配
根据各洲实力决定出每个洲份的出线球队,分配如下[1] [2]:
- 欧洲 - 53 支参赛队伍,13 个出线席位
- 非洲 - 53 支参赛队伍,5 个出线席位
- 南美洲 - 9 支参赛队伍,4.5 个出线席位
- 亚洲 - 43 支参赛队伍,4.5 个出线席位
- 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 - 35 支参赛队伍,3.5 个出线席位
- 大洋洲 - 11 支参赛队伍,0.5 个出线席位(含2012年大洋洲杯足球赛)
除了欧洲区及非洲区获得一定的出线席位之外,其余四个洲必须透过跨洲附加赛决定出最后两个决赛周的参赛席位。预选赛由2011年6月15日开始,将会产生 31 支决赛圈参赛球队。预选赛抽签仪式于7月30日在里约热内卢举行。
各洲预选赛
2014年国际足联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共有 43 支球队参加。上届亚洲区预选赛前五名球队(澳大利亚、朝鲜、日本、韩国、巴林)直接进入第三轮小组赛。上届亚洲区预选赛 16 队排名最后的球队先进行第一轮主客制淘汰赛,赛事于2011年6月29日/30日和2011年7月3日/4日举行。第一轮 8 支胜出的球队将联同上届亚洲区预选赛排名第六至廿七名共 30 支球队进行第二轮主客制淘汰赛。第二轮 15 支胜出的球队会联同上届亚洲区预选赛前五名球队共 20 支球队抽签参加第三轮主客双循环小组赛,每组前两名晋级第四轮十强赛。第四轮十强赛分成两组,同样采取双循环主客赛制,在十强赛中每组的前两名晋级决赛圈,两支小组第 3 名队伍再进行主客两回合附加赛。胜者再参加跨洲附加赛对决南美洲第 5 名争取出线席位。
2014年世界杯外围赛亚洲区第四轮的参赛球队由上一轮比赛各组前二名晋级而来,比赛日期目前定于2012年6月3日至2013年6月18日。比赛分为两大组,每组各5支球队,采用主客场双循环制。每组的前两名球队将直接获得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的参赛资格,而两个排名小组第三的球队将进行第五轮角逐第五名。
A组
排名规则:排名准则
B组
排名规则:排名准则
参考
A组
B组
参考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