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国际足联世界杯预选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06年国际足联世界杯预选赛中,国际足联六大洲足协(亚洲、非洲、大洋洲、欧洲、中北美洲及南美洲)分配出32个参加2006年世界杯决赛周席位,再根据各洲实力决定每个洲的出线球队,分配如下:
- 欧洲 - 51队,14个出线席位(德国以主办国身份直接出线决赛周)
- 非洲 - 51队,5个出线席位
- 南美洲 - 10队,4.5个出线席位
- 亚洲 - 39队,4.5个出线席位
- 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 - 34队,3.5个出线席位
- 大洋洲 - 12队,0.5个出线席位
本届预选赛原先希望大洋洲能够得到1个出线席位,但许多人反对这样做会让澳大利亚直接晋级决赛周,毕竟澳大利亚在大洋洲中实力最强,加上论大洋洲的规模(只有12队,而且大部分球队的实力太低)根本不值得获得1个席位,最终2003年6月否决大洋洲冠军自动晋级世界杯决赛周的议案,而大洋洲冠军仍会与南美洲的第5名争取决赛周,而澳大利亚已经决定由2006年开始加入亚洲足联,并于2010年世界杯预选赛以亚洲球队身份参加预选赛。
除了南美洲区无须抽签外,其他洲份的预选赛于2003年12月5日进行抽签,而南美足协(CONMEBOL)成员以联赛在小组比赛,预选赛于2004年1月展开。
出线队伍

球队 | 出席次数 | 连续出席次数 | 上次出席决赛圈年份 | |
---|---|---|---|---|
欧洲 | ||||
![]() |
16次 | 14次 | 2002年 | |
![]() |
16次 | 12次 | 2002年 | |
![]() |
12次 | 8次 | 2002年 | |
![]() |
12次 | 3次 | 2002年 | |
![]() |
12次 | 3次 | 2002年 | |
![]() |
11次 | 2次 | 2002年 | |
![]() |
10次 | 1次 | 1998年(1) | |
![]() |
8次 | 1次 | 1998年 | |
![]() |
8次 | 1次 | 1994年 | |
![]() |
7次 | 2次 | 2002年 | |
![]() |
4次 | 2次 | 2002年 | |
![]() |
3次 | 3次 | 2002年 | |
![]() |
1次 | 1次 | 1990年(2) | |
![]() |
1次 | 1次 | 首次 | |
非洲 | ||||
![]() |
4次 | 3次 | 2002年 | |
![]() |
1次 | 1次 | 首次 | |
![]() |
1次 | 1次 | 首次 | |
![]() |
1次 | 1次 | 首次 | |
![]() |
1次 | 1次 | 首次 | |
南美洲 | ||||
![]() |
18次 | 18次 | 2002年 | |
![]() |
14次 | 9次 | 2002年 | |
![]() |
7次 | 3次 | 2002年 | |
![]() |
2次 | 2次 | 2002年 | |
亚洲 | ||||
![]() |
7次 | 6次 | 2002年 | |
![]() |
4次 | 4次 | 2002年 | |
![]() |
3次 | 3次 | 2002年 | |
![]() |
3次 | 1次 | 1998年 | |
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 | ||||
![]() |
13次 | 4次 | 2002年 | |
![]() |
8次 | 5次 | 2002年 | |
![]() |
3次 | 2次 | 2002年 | |
![]() |
1次 | 1次 | 首次 | |
大洋洲 | ||||
![]() |
2次 | 1次 | 1974年 |
1塞尔维亚及黑山之前以南斯拉夫(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非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身份出席法国世界杯。
2捷克之前是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曾出席过8届世界杯,最后一次出席为1990年。
预选赛阶段
每组的首名直接晋级2006年世界杯决赛周,而在八组中两队成绩最佳的第二名都会晋级2006年世界杯决赛周。其余六组的第二名进行双循环的附加赛,最终胜出的三队可晋级决赛周。
- 粗体字代表出线预选赛
- 斜体字代表进入附加赛阶段
- 斜体粗字及代表经附加赛出线的球队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第四组 |
---|---|---|---|
1. ![]() |
1. ![]() |
1. ![]() |
1. ![]() |
2. ![]() |
2. ![]() |
2. ![]() |
2. ![]() |
3. ![]() |
3. ![]() |
3. ![]() |
3. ![]() |
4. ![]() |
4. ![]() |
4. ![]() |
4. ![]() |
5. ![]() |
5. ![]() |
5. ![]() |
5. ![]() |
6. ![]() |
6. ![]() |
6. ![]() |
6. ![]() |
7. ![]() |
7. ![]() |
7. ![]() |
|
第五组 | 第六组 | 第七组 | 第八组 |
1. ![]() |
1. ![]() |
1. ![]() |
1. ![]() |
2. ![]() |
2. ![]() |
2. ![]() |
2. ![]() |
3. ![]() |
3. ![]() |
3. ![]() |
3. ![]() |
4. ![]() |
4. ![]() |
4. ![]() |
4. ![]() |
5. ![]() |
5. ![]() |
5. ![]() |
5. ![]() |
6. ![]() |
6. ![]() |
6. ![]() |
6. ![]() |
欧洲区预选赛各分组成绩及赛程资料可参见2006年世界杯-欧洲区预选赛。
南美州区的世界杯预选赛是于2003年9月开始,预选赛是以全部十队进行双循环的对赛(主场和作客)。18 场结束后,首 4 名队伍可直接晋级2006年世界杯决赛圈,而第 5 名的国家队要和大洋州区的优胜者进行两回合的附加赛,最后的胜利者进入 32 强决赛。
2005年6月8日,阿根廷 3–1 击败巴西后已经肯定2006年世界杯决赛周。另外,巴西于9月4日以 5–0 战胜智利后已肯定成功晋级决赛周,而厄瓜多尔及巴拉圭均在最后一场才确定出线。
非洲区共有5个名额:出线球队有
- 多哥:10月8日以3-2反胜刚果,小组领先塞内加尔2分而出线
- 加纳:10月8日3-0取胜对手,另一方面南非只同刚果民主共和国打成2-2,令加纳压倒对方出线
- 科特迪瓦:10月8日因为喀麦隆与埃及打成1-1,令3-0击败对手的科特迪瓦得以以一分优势力压喀麦隆出线
- 安哥拉:10月8日安哥拉及尼日利亚各自击败对手,但两队的对赛成绩中安哥拉比较好而出线
- 突尼斯:10月8日突尼斯成功主场迫和小组次名摩洛哥,1分压倒对方出线
粗体字代表出线预选赛
非洲区预选赛第一轮成绩及各小组赛成绩和赛程可参见2006年世界杯-非洲区预选赛。
大洋洲区有0.5个名额,须与南美洲区第五名代表争夺一个决赛周席位
澳大利亚成为大洋洲区的代表须与南美洲区第五名代表争取出线。
2005年9月3日,
澳大利亚于大洋洲区决赛首回合以7-0大胜
所罗门群岛其后于9月6日以2-1再次击败对方而成为大洋洲区代表。
大洋洲区预选赛第一轮小组赛成绩可参见2006年世界杯-大洋洲区预选赛
- 粗体字代表出线决赛周
- 斜体字代表出线附加赛阶段
亚洲区预选赛首轮及次轮详细比分以及各小组赛成绩可参见2006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2005年8月18日,沙特阿拉伯、日本、韩国以及伊朗都已正式晋级2006年世界杯的决赛周,而A、B组的第三名的乌兹别克及巴林需进行附加赛,胜出的队伍可以与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区的小组第四名争取出线席位。
- 粗体字代表出线预选赛
- 斜体字代表晋级附加赛阶段
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区预选赛所有赛事比分及各组成绩(包括预赛、第一轮、第二轮和第三轮)可参见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预选赛-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区。
在2005年11月12日和16日,共进行馀下五场附加赛,包括:
- 南美洲区小组第五名对大洋洲区冠军,由澳大利亚胜出;
- 亚洲区第二轮预选赛A、B组的第三名的胜方(即第五名)对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区小组第四名,由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胜出;
- 三场欧洲区小组次名附加赛,胜出队伍为捷克、西班牙及瑞士。
附加赛以双循环进行,设立客场进球制度,如两回合打成平手,则进入加时阶段,未能分出胜负的话,最后以点球决定胜方。所有胜方最终晋级2006年世界杯的决赛周。
退出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