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大西洋飓风季是有正式纪录以来最不活跃的大西洋飓风季之一[1],一共只形成五场热带风暴,这其中有两场达到飓风强度,一场成为大型飓风,即能达到现代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的三级飓风或以上标准[注 1]。6月共形成两个热带低气压,造成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7月形成的一场热带风暴对佛罗里达州彭萨科拉构成轻度破坏,还重创海上一支船队。8月又形成两个热带低气压,其中第一个在小安的列斯群岛产生降水。
人称佛罗里达礁岛群飓风的第二号飓风是本季最强烈的热带气旋,风暴导致巴哈马、佛罗里达礁岛群和古巴许多船只倾覆,引起大量人员丧生。单基韦斯特就因狂风受到价值约200万美元的破坏[注 2]。气旋经过墨西哥湾后又重创德克萨斯州,特别是科珀斯克里斯蒂地区灾情严重。整场飓风共夺走828条人命,损失总额达2200万美元,其中德克萨斯州占2000万美元。9月又形成另外三个热带气旋,其中两个达到热带风暴强度,另一个是热带低气压,三个气旋都没有对陆地构成显著影响。本季最后一个热带天气系统也没有影响陆地,最终于11月15日转变成温带气旋。
这年飓风季的活跃程度还经累积气旋能量指数反映出来,数值为55[1]。大致来说,气旋能量指数通过飓风强度和持续时间计算,强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的风暴,其指数也相应越高[4]。
风暴
历史天气图显示7月2日东南墨西哥湾内存在东风波[5],并于当天发展成热带低气压。协调世界时下午18点左右,气旋增强成热带风暴并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然后达到最大持续风速每小时100公里、最低气压995毫巴(百帕(29.4英寸汞柱)的最高强度[6]。整场风暴“自始至终”直径都很小[7]。UTC7月4日上午11点,气旋以最高强度从佛罗里达州圣罗萨县纳瓦拉(Navarre)附近登陆。次日清晨,风暴减弱成热带低气压,再于数小时后逐渐消散[6]。E·E·桑德斯渔业公司(E. E. Saunders Fish Company)船队的“鹦鹉螺号”(Nautilus)辅助双桅纵帆船在佛罗里达州彭萨科拉被气旋摧毁,造成价值1500美元的损失。“W·D·霍萨克号”(W.D. Hossack)双桅纵帆船的船员弃船逃生,但船之后由“布卢菲尔兹号”(Bluefields)双桅纵帆船和“回声号”(Echo)拖船打捞上岸。此外,风暴还对农作物构成轻微破坏。[5]
9月2日,一股东风波在瓜德罗普附近发展成热带低气压[5][6],再于次日清晨成为热带风暴。接下来几天里风暴强度波动幅度很小,在此期间先后掠过波多黎各和伊斯帕尼奥拉岛北部海岸。到了9月5日,气旋已北上逼近巴哈马东南部,穿过马亚瓜纳岛后开始蜿蜒向西北移动。9月7日清晨,风暴强度达到现代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的一级飓风标准,并蜿蜒朝正西略偏北面前进。当晚强化成二级飓风后,风暴吹袭长岛和埃克苏马(Exuma)。UTC9月8日中午12点左右,气旋增强成三级飓风,然后很快就袭击安德罗斯岛。离开巴哈马后,风暴于次日清晨进一步强化成四级飓风,并在佛罗里达海峡上空继续增强后于UTC9月10日早上6点达到风力时速240公里、最低气压927毫巴(百帕,27.4英寸汞柱)的最高强度。数小时后,气旋登陆佛罗里达州干龟群岛。风暴在经过墨西哥湾期间减弱,强度在UTC9月12日中午12点回落至三级飓风标准,但经重新增强又于次日清晨第二次达到四级飓风强度。气旋在逼近德克萨斯州的同时再度减弱,于9月14日弱化成三级飓风,并于当天以持续风速每小时185公里强度登陆凯内迪县。风暴在朝内陆行进期间减弱,最终于9月16日在艾尔帕索附近消散。[6]
飓风在向风群岛导致两艘双桅纵帆船倾覆[8]。美属维尔京群岛的圣托马斯岛测得每小时77公里的持续风速[9]。巴哈马狂风肆虐,伊柳塞拉岛的部分建筑和圣萨尔瓦多岛的多幢房屋被毁[10]。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地区受到相当严重的破坏,但没有引起重大后果[5]。迈阿密-戴德县古尔兹(Goulds)出现龙卷风,导致六幢建筑被毁,另有19幢受损[9]。基韦斯特有多幢砖石建筑因狂风受损,岛上几乎没有任何建筑幸免。此外,多艘本已牢牢固定的大型船只锚固被风扯脱,船体搁浅。该州共有三人溺毙,损失总额约为200万美元。西班牙“瓦尔巴内拉号”(SS Valbanera)号汽船在哈瓦那近海沉没,据信船上乘客及船员共488人全部溺亡。德克萨斯州因风暴潮和潮水高涨引起严重破坏。科珀斯克里斯蒂有23个街区的部分房屋被毁或冲走,该市灾后共找到284具遗体,损失数额估计达2000万美元。马塔哥达县的马塔哥达(Matagorda)、帕拉西奥斯(Palacios)和拉瓦卡港都有码头、渔民房屋和小型船只受到严重影响。努埃塞斯县阿兰萨斯港(Port Aransas)的部分码头和建筑被水卷走,仅有一幢学校楼房幸免。[5]维多利亚同样有一些房屋和庄稼被夷为平地,整个德克萨斯州共有310人死亡[11]。
9月1日,美国东岸近海存在西南至东北走向、并且几乎没有移动的锋面天气系统,从南、北卡罗来纳州东侧向东北沿伸至新斯科舍南面[5]。次日,锋区已在北卡罗来纳州哈特拉斯角(Cape Hatteras)东南方向约360公里洋面催生出热带低气压[5][6]。气旋向东北移动并同锋区分离[5],于UTC9月2日早上6点左右增强成热带风暴,再于次日清晨进一步强化成飓风。9月3日晚,气旋增强成二级飓风,并达到持续风速每小时155公里、最低气压977毫巴(百帕,28.9英寸汞柱)的最高强度。接下来风暴减弱成一级飓风,9月4日又消退成热带风暴,并且当天就在布雷顿角岛附近转变成温带气旋。[6]气象机构在当年的实际操作中没有及时发现这场飓风,直到1938年才由气象学家伊凡·坦尼希尔(Ivan Tannehill)首度确认存在[5]。
UTC9月29日凌晨0点,巴哈马阿巴科群岛东北方向约185公里海域的热带扰动发展成热带低气压[5][7]。气旋沿高气压边缘朝西北移动[7],于当天增强成热带风暴。达到风力时速75公里、最低气压1005毫巴(百帕,29.7英寸汞柱)的最高强度后,风暴蜿蜒向西北偏西移动逼近美国东南部。UTC10月1日凌晨1点,气旋从佐治亚州格林县圣西蒙(St. Simons)附近登陆,于当天减弱成热带低气压并继续向西移动,最终于10月2日清晨在阿拉巴马州东南部上空消散。[6]
11月10日,百慕大东侧形成温带低气压区。系统向西南移动并逐渐呈现出热带天气系统特征,[5]到UTC11月11日凌晨0点已在百慕大东南偏南约670公里洋面发展成热带风暴,并在几乎同一时间达到最大持续风速每小时110公里,最低气压1003毫巴(百帕,29.6英寸英寸汞柱)的最高强度。11月12日晚,气旋蜿蜒向西北移动,次日又转向东南偏东。11月14日,风暴强度减弱并转向东北。UTC次日中午12点左右,风暴转变成温带气旋,残留在数小时后逐渐消散。[6]
除上述五个气旋达到热带风暴强度外,本季还有另外五个热带低气压。其中第一个于6月1日在伯利兹近海经低气压区发展形成。气旋向北移动,于次日在墨西哥湾东南部上空消散。6月15日,百慕大附近的温带天气系统发展出热带低气压。气旋起初几天总体朝西南移动,于6月18日转变成温带气旋。8月18日,向风群岛附近出现下一个热带低气压,导致巴巴多斯天气恶劣,有两艘船搁浅。8月25日,佛得角群岛北部附近发展出热带低气压,于次日消散。9月9日,百慕大东南方向洋面形成热带低气压,在向西北移动期间逐渐增强,但未达热带风暴强度就于9月12日转变成温带气旋。[5]
参见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