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钉孤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11钉孤枝(钉孤枝(台罗tìng-koo-ki)在台语指“单挑”或“一对一”[4])是台湾民众党于2025年1月11日司法节当天下午2点在台北市中正区中正纪念堂园区内自由广场中山南路一侧举办的抗议活动,主要表达对该党前主席柯文哲因涉入京华城案政治献金案而遭羁押禁见的声援,并诉求司法正义[5][6][7]参与者包括民众党支持者、国民党立委[8]统派[9]等。

事实速览 111钉孤枝, 日期 ...
111钉孤枝
日期2025年1月11日,​37天前​(2025-01-11
地点
自由广场前中山南路侧
起因台湾民众党前主席柯文哲因涉入京华城案政治献金案羁押禁见,起诉书被民众党与其支持者质疑证据不足。
目标诉求赖清德政府停止干预司法并落实司法独立、释放柯文哲。
方法抗议示威
冲突方

发起团体
台湾民众党 台湾民众党

跨党派人士与组织: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1]

其他独立人士:

人数
  • 主办单位宣称:约15万人[2]
  • 反对方宣称:1.5万至3万[3]
关闭

该活动以“定点集会”方式进行,活动流程包含公民讲堂与行动剧、社会贤达及跨党派人士宣讲、台湾民众党与中国国民党立院党团及来宾发言,并以行动宣示与结尾作结。[10]

背景

台北市市长民众党前主席柯文哲因涉及京华城弊案及政治献金案,遭台湾台北地方法院裁定羁押禁见。民众党质疑检察官所提起诉书证据不足[11],认为该案是民进党政府干预司法的行为,决定在司法节当天发起抗议活动,号召支持者对政府提出尊重司法正义之诉求。[12]

集会诉求

台湾民众党对近期司法事件表达关切,指出以下问题:[13]

  • 司法独立性受损:民众党批评,总统提名的大法官中,因为辱骂民进党,以及表态国会改革释宪结果“有进步空间”而被封杀。
  • 被告权益未受保障:例如,台北地检署在未发传票的情况下,直接前往羁押中的柯文哲舍房“提人”。
  • 侦查不公开原则遭破坏:例如特定媒体特定媒体取得仅司法或相关办案人员才能掌握的资讯,如证人陈述、证物内容等。

经过

2025年1月3日,民众党代理主席黄国昌宣布,将在1月11日全国总动员,号召支持者于台北自由广场集结。[14]

活动前,“小草(柯文哲支持者)群组”内部流传出“挺柯网红名单”,名单列出了超过一百五十位网红的名称,其中包括知名人物如馆长爱莉莎莎。名单中也出现了网红八炯。八炯随后确认自己确实收到相关邀请,并对此表示惊讶。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幽默地询问自己是否已成为“小草挺柯网红”。[15][16]

台中市的活动参与者于2025年1月11日早上九点,集结近2000人,分乘四十三辆游览车到台北参加该活动。[17][18]此外,台南市党部号召了十辆游览车,屏东县党部号召两辆游览车,[19]而新竹党部号召四辆游览车。[20]

本名为温子渝的网红八炯也来到现场,他提到现场有许多青鸟行动的支持者认出,并与他打招呼,让他感到惊讶,并在threads发文表示:“我真的会笑死!遇到一堆反串的,扣掉我们,他们到底有多少人啦!”。[21][22][23]

有名为两岸和平发展论坛的统派人士于活动开始前于自由广场牌楼底下宣传并高举“维护一中框架”的白色布条。[9]

国民党多名党公职人员到场声援,其中国民党立委谢龙介上台时向现场群众鞠躬致意并发表演说。[24]

开始前

  • 公民怒吼
  • 【司法不公】行动剧

登台顺序

各方反应

中华民国政府

赖清德

2025年1月15日,民进党召开中常会,主席赖清德强调,民进党起源于戒严时代,致力推动民主改革与司法独立,并将守护台湾民主视为责任。他指出,民进党能坚守价值,是因未曾忘记戒严时期的历史,当时司法沦为蒋介石的政治工具,类似今日中国司法执行共产党意志的情形。[25][26]

赖清德表示,随着台湾社会的进步及民进党推动司法独立的努力,台湾已逐步脱离党国不分的体制,司法制度日益完善,虽仍有改进空间,但法官在审查个案时已落实司法独立。他强调:“任何人都无法干预或介入司法判决,大家都可以在个案审理的过程中检视司法审理的规范,但不能因为判决不如意就抹煞司法的专业,甚至质疑司法的独立性。”[27][28][29]

司法院

司法院在本次活动发生前回应指出,依据法律独立审判是法官的天职,也是司法院极力捍卫的价值,司法院吁请各界共同维护法官纯净的审判空间。此外本次活动发生前,时任司法院代理院长谢铭洋受到时任台湾民众党代理主席黄国昌之邀参与活动,亦以司法独立性为由婉拒其之邀请。[30]

中国国民党

时任国民党党主席朱立伦表示,该活动反映了民众对司法长期不公的普遍感受,并强调推动司法改革的重要性。他认为,此集会是对“绿色独裁”的抗议。[31][32]

时任国民党籍立法委员谢龙介表示:“这些立委之所以站出来,是因为当权者将司法当作政治工具,今天会追杀柯文哲,明天可能追杀我们,后天就会追杀你们。”谢龙介更向现场群众道歉,称自己近期未能有效监督赖清德政府并批评:“司法若不公平,人民就会失去尊严。”并呼吁群众勇敢站出来。

谢龙介进一步指责,当前司法处理不公,例如特定人士犯罪后轻易交保甚至潜逃,还能在社群媒体发文挑衅,而法务部长却仅回应“欢迎投案”,质疑这样的司法体系是否真正公平公正。[24]

民主进步党

针对在野党动员上街,民进党发言人戴玮姗回应,司法节的宗旨是在纪念国家司法独立,遗憾在野党用来做为政治斗争的仇恨动员。朱立伦元旦谈话盼新的一年是“和”的一年,言犹在耳,没想到过两天就破功自打脸;甚者,从宜兰县长林姿妙因贪污被判刑,柯文哲等因相关罪嫌被起诉,看不到在野党以监督执政党的标准,检讨自己的从政党员,“难道号召群众上街,是为了他们的贪腐行为做背书吗?”

戴玮姗呼吁,在野党切勿再以政治力、甚至是煽动群众的作为,掩饰自己的不法行为,甚至企图诋毁司法的公正独立,新的一年,国家有许多重要的工作与挑战要做,切莫再用无谓的仇恨动员做为新年的开端,这都非国家之福,更非民众所乐见。[33]

民进党立院党团总召柯建铭对此活动批评称:“民众党代理主席黄国昌在司法节这天要上街头,这是天大荒谬的事情,自寻死路。他还酸,111是光棍节,所以民众党和国民党最后一定会变光棍党,会走入历史的焚化炉,很快会化为一股青烟,从此在台湾政坛消失。”、“反正黄国昌每天都在表演政治轻生、每天都在说谎,111要号召‘钉孤枝’,这什么意思?是要打群架吗?柯说,111是光棍节,所以民众党和国民党最后一定会变光棍党,会走入历史的焚化炉,很快会化为一股青烟,从此在台湾政坛消失。”、“司法节这天黄国昌搞这个游行是天大的荒谬,蓝白离历史的焚化炉就剩最后一步路,很快会化为一股轻烟,从此在台湾政坛消失。”、“自己在立院31年来一直主张所有政治人物都要有宪法常识,但蓝白政治人物却天天违宪乱政,最后这两个政党会把自己扫进历史文化炉,‘因为他们也不可能执政,也不想执政。’”[34][35]

民进党立院党团干事长吴思瑶表示:“蓝白两党在各项议题持续密切绑在一起,当然也借由声援柯案强化蓝白合,同时合作斗臭司法、打击执政党;但国民党难道不会角色错乱?告发柯文哲案的是国民党籍台北市议员,京华城弊案涉及国民党籍议员应晓薇、威京集团主席沈庆京等人,其本质就是蓝白合。”[33]

民进党立委赖瑞隆指出:“各政党都应该用高标准检视党内涉贪案件,例如新竹市长高虹安去年被起诉时,民众党便予以停权处分,但一遇到柯文哲,党纪显然就跟着转弯,完全不检讨案件所涉问题,对图利贪污的标准堪称超越蓝绿,自证是一个‘双标党’。”、“蓝白两党不仅不尊重司法独立调查,不面对检调所提出的诸多证据,甚至选在司法节当天摧毁台湾司法、走民主回头路,相信国人都不能接受;究竟是多么巨大的利益或压力,让朱立伦和国民党团总召傅崐萁带着整个国民党一起上车反锁,跟着民众党准备坠下悬崖,这在历史上绝对会留下纪录。”[33]

民进党台北市议员陈怡君批评黄国昌及民众党的行动,认为其利用情绪操作来煽动群众,并质疑活动背后的政治动机。她指出,这类行为不仅是对司法的挑战,还可能引发社会分裂。[36]

台湾民众党

民众党代理主席黄国昌在活动中表示,该活动是对“绿色威权”的反抗,并呼吁民众团结起来,表达对司法正义的渴望。[37][38] 此外对于时任总统赖清德指出不能因为判决不如意就说司法不公的说法,黄国昌对此批评赖清德“双重标准”,并质疑检调对柯文哲的长期羁押起诉是否符合公平原则,并指责民进党将司法当作政治工具,呼吁其反思,避免违背民主与人权的价值。[39][40]

时任民众党籍立法委员吴春城批评:“民进党执政9年,已经忘记自己曾经是在野党,只有充满执政霸权。”[41]

时代力量

时代力量对此次活动表达负面评价,并于活动前1月10日于脸书发表文章称:“我们强烈谴责以黄国昌为首的台湾民众党政治人物,还有响应民众党号召的中国国民党。因为他们为了一己之私,无差别污蔑司法、让台湾民众误解司法体系的运作”。时代力量指出,人民当然可以检讨司法制度不够严谨,也可以持续敦促政府,让司法改革继续前进,但政治人物不可因一党、一己之私,昧于事实、睁眼说话,假装看不见台湾司法30多年来的进步,把现在的司法制度不伦不类的贴上“党国司法”标签,民主化以来的台湾,不是没有政党领袖遭到司法调查、起诉。[42]

此外时代力量亦在活动结束后对此次活动表达批评,认为民众党的行动具有高度政治动机,不仅出于一己之私,还可能损害台湾司法体系的公信力。时代力量指出,此类行为无助于推动司法独立,反而可能加深社会对司法运作的误解。并强调,台湾的司法体系在过去的改革中已逐步摆脱党国控制,呼吁政治人物应以事实为基础提出批评,而非全盘否定司法体制。此外,时代力量在声明中提及,民进党与国民党的领袖过去也曾面临司法调查,但并未出现如民众党般动员大规模抗议的情况。认为民众党的行动反映出其政治考量,并对背后的真正意图表示质疑。[43][44]

时代力量党主席王婉谕于脸书发文表示:“政党以‘政治迫害’为名诉求司法不公,把司法制度当成敌人,对自己、对支持者、对民主制度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若总是用立场来决定司法是否公正,那就会出现“今天谢谢法官、明天痛斥法院,司法一下活、一下又死了”的矛盾状态。她强调,司法虽然不完美,但应透过改革改善,而非以政治对抗司法。”

王婉谕亦于1月4日称:“跟司法‘钉孤枝’,不是在改革司法,而是在摧毁司法,摧毁柯文哲自证清白的可能性;她也提到,勿轻信民众党代理主席黄国昌所编导的司法迫害剧本,他们眼中只剩下政治利益和政党存续。”、“虽然司法有很多地方要继续改革,但来来回回的审议,其实也显示出它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还是应该要尊重司法,如果一味透过‘钉孤支’来摧毁司法制度,或摧毁人民对司法的信任,是完全无助于司法的进步、改革。”、“民众党这样子的作法非常不明智,只是煽动人民对于司法,有更大的仇恨、情绪而已,且柯文哲是否有罪或他如何在司法中为自己辩护,是值得捍卫的权利,所以应该要相信司法制度。”[45]

台湾绿党

台湾绿党发言人王彦涵表示:“台湾是一个法治国家,司法体系依法执行各个流程,柯文哲会再被羁押,就代表检察官足够的证据说服法官同意羁押。她也提到,民众党原先标榜蓝绿一样烂,主张新政治,但显然地,民众党进到国会后与国民党持续靠近,民众党支持者所期待的新政治早已荡然无存。”[45]

小民参政欧巴桑联盟

小民参政欧巴桑联盟召集人林诗涵表示:“以现在看到的证据,其实可看见民众党在这部分机制有问题,才会导致这么多情况发生。”、“民众党辜负了台湾人民的期望。”[45]

争议

林正杰相关争议

曾任统促党前主席、党外运动时期领导人的林正杰以民进党创党元老为名义参加此活动,遭反对者质疑该活动和统派有关。[46][47][48]同时其在活动中强烈批评检方行为,并呼吁群众反抗;并提到如果检察官无法交代案情,应该前往地检署抗议,“把地检署烧掉”。[47][48]

其他统派参与争议

时任民进党籍立法委员王义川指出:“统派人士参与了此次活动,并高举‘维护一中框架’的白色布条,底下属名‘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张嘉郡她爸爸叫张荣味,陈菁徽她妈妈叫黄昭顺,这都是柯文哲的傅冬梅,傅冬菊计划(政)二代,这次都出来报恩,黄国昌登基起手式两大祝贺团,第一统促党第二云林张家。”、“民众党高举司法迫害大旗,却因为红统人士与蓝营政二代,让诉求失焦。”
无党团结联盟桃园市议员于北辰表示:“这些人很有趣喔,要不就是不分区的没有被罢免的可能,要不然就是亲中的立委,要不然就是很可能恐怕会被罢免的人,就这三类人,稳稳的不会去,还要再去连任下任立委的不会去。”[9]

网红四叉猫与医师史书华于活动当天,在民众党活动对面的国家图书馆观察并直播现场情况。史书华在受访提到统促党时,遭国民党前新北市议员、新党党员金介寿打断,并批评其为“祸害台湾”。金介寿自称国民党终身党员,对史书华的言论感到不满,建议其前往民进党党部抗议,而非针对民众党活动。史书华多次询问金介寿是否反共,对方未作回应,随即愤然离去。 事后,史书华表示,他此行目的是保护四叉猫并观察现场情况,并批评部分参与者可能受统战势力影响。他提到活动中曾出现统促党标语“司法不公,统一有理”,强调台湾人民应警惕统战,守护民主与自由。[49][50][51]

人数统计质疑

国民党台北市议员锺小平则表示,根据他向警方查询的结果,现场人数约在1万至1.6万之间,而未有民众党声称的15万之多。[52]

壹苹新闻网则根据2015年时前立委林昶佐在自由广场的演唱会时的人数推估,民众将自由广场塞爆,人潮还一路蔓延到中山南路车道。而当时公布的演唱会参与民众人数是2万多人、近3万人的情况认为,人数应该藉于此区间。[3]

暗渡罢免陈仓指控

民主进步党发言人吴峥披露,现场有摊位向民众搜集个资,瞄准立委吴思瑶吴沛忆王定宇进行罢免,以抗议司法之名行罢免之实。

时任民主进步党籍立法委员吴思瑶称:“该活动伤害司法独立、也呈现蓝白政治利益交换,而民众党代理主席黄国昌挺民众党前主席柯文哲是假的,放眼的是更大的权力竞逐。”、“这是一个名不正、言不顺,且毫无正当性的活动,以民粹斗臭、施压司法的方式,本身就是对司法独立的一种伤害,其本质也是一场政治造势,呈现出蓝白合的政治利益交换,以及宣示合作意向的测试。”、“黄国昌挺柯文哲是幌子,其放眼的是更大的权力竞逐,进行白、蓝、红、黑的政治结盟才是目的。而带头罢免的人是国民党团总召傅崐萁的助理,现场摆摊发送‘连署罢免意向书’,‘傅不是才说了国民党不会进行罢免的?最大党的党鞭领军恶罢少数党的党鞭,来真的?’”、“蓝白合污搞‘恶罢’、又搞‘乱罢’,根本是搞错对象,她跟京华城案有什么关系?举发柯文哲弊案的是国民党籍台北市议员锺小平游淑慧,如果要搞罢免,这才是符合活动主题的对象。”、“面对罢免连署,吴思瑶强调,她刚好市场向乡亲拜年,有选区对自己的认同和支持,‘我们是暖流,不怕这些乱罢的乱流!’”[53]

指控妨碍司法之公正

时任民进党籍立法委员兼司法法制委员会之召委锺佳滨要求司委会变更议程,将原先的“律师法”条文审查,改为号召民众上街对抗司法审判者,为妨害司法公正罪之现行犯?邀请司法院法务部进行专案报告。

另外时任国民党籍立委法委员罗智强表示:“锺佳滨的脸皮真的是非常的厚,如果今天伟大的民进党认为这些叫做现行犯,赶快今天出动军警,把今天下午的群众全部抓起来。”

对于妨碍司法公正之质疑,司法院回应:“只是短短两页纸细细一看,指出根据大法官释字及宪法规定,人民享有集会自由,并进一步强调集会自由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石,国家应提供适当的集会场所,并采取措施保护集会安全,除非有违反集会游行法等相关法律,否则应受宪法保障。”同时法务部也表示:“尊重言论自由。”[41]

疑似党公职招待用餐动员

活动结束后,部分参与者在深坑老街停留用餐,并被质疑是否沦为“一日美食团”。台中市党部主委江和树被指控在活动中提供餐饮,这一举动被解读为对参与者的“招待出游”。江和树随后澄清,强调他并未提供餐饮,而是让参与者自行安排午餐。他表示,如果有证据显示他使用公款招待,他将立即辞去议员职务。 [54][55][56]

标语

部分支持者自制标语“法律系滚出司法圈”、 “废除律师制度吸血鬼”,以表达对司法体系的不满,而律师吴俊达则在社群媒体上批评该标语“不知道标语内容是谁想出来的,非常有创意,但是实在非常蠢,而且应该没先问过国昌主席。”[57][58][59][60][61]

民众党遭质民调造假

针对台湾民众党民众党立院党团的民调数据,民进党新北市市议员林秉宥于1月10日发文质疑,在民调第三题“检方起诉柯文哲贪污等罪的证据充分吗?”的圆饼图中,所有显示的选项总和为110.3%。他表示这种结果令人困惑不解,并提到“为什么我不太想讨论柯文哲案,因为只要靠近这一群草(柯文哲支持者),你的100分就会变成110.3分。”。媒体“声量看政治”也指出,先前TVBS与民众党的民调结果也曾突破100%。[62]

民意调查

美丽岛民调

根据《美丽岛电子报》公布的1月国政民调,45.6%对民进党有好感、反感度46.7%,国民党好感度33.3%、反感度55.8%,民众党好感度27.0%、反感度59.3%。
美丽岛电子报董事长吴子嘉表示:“民进党好感度45.6%,降了2.6个百分点;负面评价46.7%,上升4.7个百分点。等于民进党正负面来回总共差了7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民进党退步7个百分点,民众党进步6个百分点。怎么会有这种数字?因为我们处理民众党的事情,大家不满意。”[63]
美丽岛民调评注者单厚之认为,一月国政民调民众党的好感度回升3.1%为27.0%、反感减少2.7%为59.3%,但仍在历史的高档。民众党前主席柯文哲的好感度则为24.9%,比上月增加5.0%,反感68.4%,比上月减少1.9%,但也同样在高档。柯文哲起诉后交保又收押的过程,应该的确引发不少人对司法的质疑,并进而同情柯文哲的遭遇。[64][65][66]

更多信息 美丽岛民调 - 政治调查, 政治印象 ...
美丽岛民调 - 政治调查
政治印象 民进党 民众党 柯文哲 样本数 误差值 抽样方式
日期 正向 负向 正向 负向 正向 负向
2024年12月24-26日 48.2% 42.0 23.9% 62.0% 19.9% 70.3% 1,074 ±3.0% 市话70% + 手机30%
2025年1月15-17日 45.6 46.7% 27.0% 59.3% 24.9% 68.4% 1,077 ±3.0% 市话70% + 手机30%
关闭

台湾民意基金会民调

1月17日,台湾民意基金会针对柯文哲案的民调指出,有40.5%(14.6%非常满意和25.9%还算满意)的民众对于北检侦办整体表现感到满意;不满意者有36.1%(19%不太满意和17.1%一点都不满意);另外有14.7%没意见,8.8%不知道和拒答。

更多信息 国人对台北地检署侦办柯文哲案的态度, 日期 ...
国人对台北地检署侦办柯文哲案的态度
日期 满意 不满意 没意见 不知道 样本数 误差值 抽样方式 差距
2025年1月12-14日 40.5% 36.1 14.7% 8.8% 1,081 ±2.98% 市话70% + 手机30% 4.4%
关闭

另外同一份民调指出,相较于九月时同样的调查,一月的最新调查显示认为赖政府进行政治迫害的人增加5.1个百分点,不认为赖政府政治迫害的人减少2.1个百分点。
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认为“这意味着越来越多人怀疑柯文哲案并不单纯。”

更多信息 国人对柯文哲案是否是政治迫害的态度, 日期 ...
国人对柯文哲案是否是政治迫害的态度
日期 同意 不同意 没意见 不知道 样本数 误差值 抽样方式 差距
2024年9月9-11日 28.6% 54.6 9.6% 7.1% 1,016 ±3.07% 市话70% + 手机30% 26.0%
2025年1月12-14日 33.7% 52.5 7.0% 6.8% 1,081 ±2.98% 市话70% + 手机30% 18.8%
关闭

此外,有42.6%的民众认为柯文哲有获得司法公平审理,38.8%则认为没有,另有9.3%很难说,9.3%不知道和拒答。结果显示台湾社会对柯文哲案的看法分歧,与前期(2024年10月)调查相比,认为柯文哲有获得司法公平审理者减少4.4个百分点,认为不公平者反增加4.6个百分点,过去3个月台湾社会同情柯文哲司法遭遇者显著增加。[67]

更多信息 国人对柯文哲案有没有获得公平审理之认知, 日期 ...
国人对柯文哲案有没有获得公平审理之认知
日期 有获得 没获得 很难说 不知道 样本数 误差值 抽样方式 差距
2024年9月9-11日 40.3% 26.4 12.0% 21.4% 1,016 ±3.07% 市话70% + 手机30% 13.9%
2024年10月13-15日 47.0% 34.2 10.2% 8.6% 1,077 ±2.99% 市话70% + 手机30% 12.8%
2025年1月12-14日 42.6% 38.8 9.3% 9.3% 1,081 ±2.98% 市话70% + 手机30% 3.8%
关闭

镜新闻政经民调

镜新闻公布其民调,得知以目前的情势发展,柯文哲在京华城改建案,就检察官起诉柯文哲的证据充分性,43.9%认为证据不充分(25.1%不太充分、18.8%非常不充分),39.7%认为证据充分(14.0%非常充分、25.7%还算充分),另外16.4%未表态。

更多信息 国人就柯文哲案对检察官起诉柯文哲的证据是否充分, 日期 ...
国人就柯文哲案对检察官起诉柯文哲的证据是否充分
日期 证据充分 证据不充分 未表态 样本数 误差值 抽样方式 差距
2024年12月29-30日 39.7 43.9% 16.4% 1,100 ±2.94% 市话50% + 手机50% 4.2%
关闭

此外同一份民调亦指出,检察官求处28年6月徒刑,共有41.6%民众赞同检察官求处的刑期(非常赞同20.8%、还算赞同20.8%),43.2%民众表示不赞同检察官求处的刑期(不太赞同20.7%、非常不赞同22.5%),15.2%未表态。[68]

更多信息 国人就柯文哲案对检察官起诉柯文哲的量刑赞同性, 日期 ...
国人就柯文哲案对检察官起诉柯文哲的量刑赞同性
日期 赞同量刑 不赞同量刑 未表态 样本数 误差值 抽样方式 差距
2024年12月29-30日 41.6 43.2% 15.2% 1,100 ±2.94% 市话50% + 手机50% 1.6%
关闭

台湾民众党民调

2025年1月9日,民众党立院党团总召黄国昌在记者会上公布民调数据。该民调询问检察官起诉柯文哲方面的程序,是否公平公正、有无遵守侦查不公开、以及证据是否充分。黄国昌指出,仅35%认为程序公平,且30至39岁的年轻选民中约50%认为不符合公平公正原则;与此同时,42.8%认为检方未遵守侦查不公开原则,29.6%认为检方有遵守;另外41.5%认为检方起诉柯文哲贪污的证据不足,31.2%认为证据充分。最后66.4%的民众认同“社会瞩目重大案件应公开直播审判”,24.3%则不认同。[69][70]

更多信息 检察官是否公平公正起诉柯文哲, 日期 ...
检察官是否公平公正起诉柯文哲
日期 未表态 样本数 误差值 抽样方式 差距
2025年1月3-4日 35.1% 35.2% 29.7% 1,070% ±3.00% 市话70% + 手机30% 0.1%
关闭
更多信息 检察官是否遵守侦查不公开, 日期 ...
检察官是否遵守侦查不公开
日期 未表态 样本数 误差值 抽样方式 差距
2025年1月3-4日 29.6% 42.8% 27.6% 1,070 ±3.00% 市话70% + 手机30% 13.2%
关闭
更多信息 检察官起诉柯文哲证据是否充分, 日期 ...
检察官起诉柯文哲证据是否充分
日期 未表态 样本数 误差值 抽样方式 差距
2025年1月3-4日 31.2% 41.5% 37.6% 1,070 ±3.00% 市话70% + 手机30% 10.3%
关闭
更多信息 社会重大瞩目案件应公开直播法庭审理过程, 日期 ...
社会重大瞩目案件应公开直播法庭审理过程
日期 未表态 样本数 误差值 抽样方式 差距
2025年1月3-4日 66.4% 24.3% 9.3% 1,070 ±3.00% 市话70% + 手机30% 42.1%
关闭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