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北部冲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里北部冲突又称马里战争(Mali War)、马里内战(Malian Civil War),是指自2012年至今,马里北部地区的持续武装冲突,起初是寻求马里北部独立的分离主义武装组织与马里政府军之间的战斗,至2013年已变为寻求控制整个马里的伊斯兰激进组织与马里政府军及多国部队之间的战斗。
马里北部冲突 | ||||||||
---|---|---|---|---|---|---|---|---|
阿拉伯之冬和马格里布叛乱、反恐战争的一部分 | ||||||||
![]() 局势地图 | ||||||||
| ||||||||
参战方 | ||||||||
支持: 列表 非国家的武装组织 |
![]() (MNLA) ![]() | |||||||
兵力 | ||||||||
完整列表 约500人(FLNA)[51] |
![]() | |||||||
伤亡与损失 | ||||||||
![]() |
26–123人死亡 17–19人死亡(2013年) |
![]() (法国巴尔赫内行动) | ||||||
约144,000名难民逃亡国外[10] 约230,000人在国内流离失所[10] 总计:约374,000人[108] |
背景
2012年1月,图阿雷格人武装组织阿扎瓦德民族解放运动在马里北方发动新的武装叛乱,希望建立跨越现存边境的新的独立民族国家阿扎瓦德。马里政府军作战失利,一些军人抱怨得不到足够武器作战,不满政府表现无能。2012年3月,不满政府的军人在首都巴马科哗变,宣布接管政权,[109]总统阿马杜·图马尼·杜尔在4月同意辞职。在南方局势不明的时候,图阿雷格分离主义者在伊斯兰激进分子帮助下趁机控制了马利北部地区,大约占马利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二。4月6日,反政府武装分子宣布在北部成立名为“阿扎瓦德”的国家,定都加奥。[110]
伊斯兰主义者与民族主义者的冲突
2012年6月,图阿雷格人与激进组织“伊斯兰卫士”(Ansar Dine)的联盟因为分歧而破裂。前者希望建立一个世俗的阿扎瓦德国,后者则希望在整个马里实施伊斯兰教法。[111]强硬派伊斯兰激进分子打败了在加奥地区的图阿雷格分离主义者,北部多个主要城镇都落入伊斯兰激进分子的控制下。
外国军队介入
在马里政府与西共体的请求下,2012年10月12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了由法国提出的解决方案,派出武装部队协助马里政府军同叛军作战。
2013年1月10日,伊斯兰反政府武装控制了中部重镇孔纳。1月11日,法国军队展开“薮猫行动”,以支援马里政府军的作战。
1月14日,马里叛军攻占距离首都以北400公里的迪亚巴利。[114]
1月18日,马里政府军发表声明,称重新夺回孔纳的控制。
马里军在法军支援下,迅速收复北方所有主要城市。
2013年2月10日,伊斯兰武装分子突袭加奥,至2月11日被马里军和法军击退。
2013年2月22日,乍得军与伊斯兰武装分子在马里北部偏远地方发生战斗,13名乍得军及65名武装分子阵亡。[116]
2013年3月2日,一名法军在马里北部伊福拉斯山区阵亡,是法军自1月出兵马里以来第三名阵亡军人。自从伊斯兰武装分子退入北部山区后,与法军协同作战的乍得宣称乍得军在该地区已杀死两名伊斯兰武装首领,包括策划2013年1月因阿迈纳斯人质事件的贝尔摩塔尔(Mokhtar Belmokhtar)。[117]
2013年6月18日,马里政府与图阿雷格武装签署和平协议。[118]
停火结束和冲突延续
在政府军向没有武装的图阿雷格示威者开火之后,阿扎瓦德民族解放运动于同年11月宣布停火结束。[119]
2014年1月25日,马里安全部队内部消息来源报道,法军在北部通布图区进行的一次军事行动导致11名伊斯兰武装分子死亡。[120]
2月19日,德国和法国宣布将法德旅的部分人员部署到马里,以帮助训练马里部队。 这是欧盟部队在非洲的首次部署(作为欧盟特遣部队)。[121]
2020年2月13日,马里军队返回基达尔,军队六年前在冲突中从该城市撤退。[122]
2020年8月19日,叛乱士兵领袖今天表示,马里总统凯塔(Ibrahim Boubacar Keita)和总理席斯(Boubou Ciss)已遭他们逮捕。[123]
参考文献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