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爆十三天》(英语:Thirteen Days),由罗杰·唐诺生执导的历史传记电影,内容描述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从美国的政治领导角度看待整个事件。
惊爆十三天 Thirteen Days | |
---|---|
![]()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罗杰·唐诺生 |
监制 | 阿米恩·伯恩史坦(Armyan Bernstein) 托马斯·A·毕斯(Thomas A. Bliss) |
编剧 | 大卫·塞尔夫(David Self) |
原著 | The Kennedy Tapes[*] |
主演 | 凯文·科斯纳 布鲁斯·格林伍德 |
配乐 | 崔佛·琼斯 |
摄影 | 安德烈·尔百托克 |
剪辑 | 康拉德·巴福(Conrad Buff) |
制片商 | 信号制片公司[*] |
片长 | 145分钟 |
语言 | 英语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洛杉矶、纽约、多伦多)2000年12月25日 (全美)2001年1月12日 (英国)2001年3月16日 (澳大利亚)2001年5月3日 (新西兰)2001年7月12日 (台湾)2001年3月2日 |
发行商 | 新线影业 |
预算 | $80,000,000 (est.) |
票房 | $33,094,473 |
影片改编自欧尼斯特·梅(英语:Ernest May)与菲利普·泽利考(英语:Philip Zelikow)的《肯尼迪的录音带-古巴导弹危机期间于白宫》(英语:The Kennedy Tapes - Inside the White House During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一书。该片与与罗伯特·弗朗西斯·肯尼迪所写《惊爆十三天》无关。
情节
大部分的场景都在白宫,侧重于总统约翰·肯尼迪与其推动入侵古巴作为对苏联安装导弹的反制的弟弟罗伯特军事对抗的决策过程。片中并不在冷战时期超级大国的冲突中着墨,反而是在民事与军事当局的正确战略权衡中多所诠释。电影的结构大部分是由凯文·科斯纳饰演的特别助理肯尼斯·欧唐纳的观点出发。约翰肯尼迪的侄子克里斯多福·劳福德也在片中饰演一名飞机被苏联导弹击中的飞行员。
演员
演员 | 饰演角色 | 电影中的职位 |
---|---|---|
凯文·科斯纳 | 肯尼斯·“肯尼”·欧唐纳 | 白宫首席特助 |
布鲁斯·格林伍德 | 约翰·肯尼迪 | 美国总统 |
斯蒂芬妮·罗曼诺夫 | 贾桂琳·肯尼迪 | 第一夫人 |
斯蒂芬·卡尔普 | 罗伯特·弗朗西斯·肯尼迪 | 司法部长 |
戴伦·贝克 | 罗伯特·麦克纳马拉 | 国防部长 |
露辛达.杰尼 | 海伦·欧唐纳 | 肯尼的妻子 |
比尔.史密托维奇 | 马克斯维尔·D·泰勒陆军上将 |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
法兰克·伍德 | 麦乔治·邦迪 | 国家安全顾问 |
挨德·劳特 | 马歇尔·卡特陆军中将 | 中央情报局副局长 |
凯文·康威 | 柯蒂斯·李梅空军上将 | 空军参谋长 |
蒂姆·凯莱赫 | 泰德·索兰森 | 总统撰稿人 |
莱恩·卡利欧 | 迪安·艾奇逊 | 前国务卿 |
查尔斯·埃斯滕 | 鲁道夫·安德森空军少校 | 侦察机飞行员 |
克里斯多福·肯尼迪·劳福德 | 威廉.艾克海军中校 | 侦察机中队长 |
发行
新线影业为制造公司之一,另外还有凯文·科斯纳的公司Tig Production与 Armyan Bernstein 的 Beacon Communications。这部片在2000年12月下旬限定上映,但并没有广泛发行,直到2001年1月才于一年内陆续在不同国家上映。
参照
- The Missiles of October,另一部有关该次危机的电影
- 《惊爆十三天》,罗伯特·肯尼迪的回忆录
外部链接
-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上《Thirteen Days》的资料(英文)
- 烂番茄上《Thirteen Days》的资料(英文)
- Box Office Mojo上《Thirteen Days》的资料(英文)
- Thirteen Days in 145 minutes – commentary by Ernest R. May, Harvard professor who wrote the book on which it was based, on the accuracy of the movie
- White House Museu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How accurate was the movie recreation of the architecture and floor plan of the actual White House (review)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